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传统文化的公共艺术對促进山东生态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3011字】

时间:2023-06-12 21:09来源:毕业论文
传统文化的公共艺术對促进山东生态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3011字】

传统文化的公共艺术对促进山东生态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

[文章为山东省文化厅2014年度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Z


传统文化的公共艺术对促进山东生态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

[文章为山东省文化厅2014年度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Z2014007]

当前,公共艺术“已然成为人们描述公共空间艺术创作愿意提及的概念,而生态旅游“也是国际旅游发展的新潮流。这两个看似不同领域的名词,细读之论文网下却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回归自然。大众参与。促进经济发展等,关键就在于要找寻到公共艺术合理并有效介入生态旅游发展的途径。

一。山东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山东的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其优势在于: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条件支持。适宜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是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并具备较好的适宜生态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不足在于:忽视对人文资源的开发。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和滥用及开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国际客源市场总体不大,分布极不平衡。

二。公共艺术合理介入山东生态旅游的途径分析

公共艺术与生态旅游相互依存。一方面公共艺术能够提升山东知名度和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关于这点可以参考具体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的描述,公共艺术就包括在其中的魅力系统“中,虽然只是占据了较小的比重,但是在塑造城市形象过程中越来越易于接受和采纳。这与近年来人们对于艺术与城市及生活的持续关注有关,也缘于公共艺术在城市品牌战略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乘数效应。另一方面山东丰富的自然及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为公共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一)公共艺术要以传统文化为土壤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首先要能够代表本民族特点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另外传统文化要对社会实践产生巨大影响,它是文化背景。生活习性不同的民族能够共存下去的前提。2004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成果得出的核心结论说: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1]

因此,公共艺术必须要以地域文化。历史文脉为土壤,在相应区域找到历史与文化的最佳契合点来进行创作,这也是合理介入山东生态旅游发展的途径之一。中央美术王中教授曾在谈到公共艺术的四个维度时说:公共艺术更强调的是文化性的思考,它不只是美化,还要给城市带来文化的理想,给人们心目中留存城市文化意象,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准和精神追求。“[2]

提到山东文化,就不能不提儒家文化“。数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在山东人风俗习惯和日常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山东生态旅游开发要旗帜鲜明地亮出儒家文化“品牌,相应的公共艺术创作也要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的内涵,融入到生态旅游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中,与之和谐共存。融为一体并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公众对齐鲁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民族身份。民族精神的再建构,提升山东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知名度,间接为城市增值。

(二)公共艺术要以生态观为指导

回归大自然及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是生态旅游的内涵。这就要求公共艺术方案的实施要以高度尊重。珍惜绿色生态的原有自然地貌为前提,以生态观为理论指导。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公共艺术是社会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社会生态“最直观。形象的综合体现。艺术家怎样介入生态,怎样发挥艺术的真。善。美。慧。能,以独特的视角,找到艺术与其他解决处理问题方式的不同,最终与公众达成目的的一致,是公共艺术家要面对的。正如著名的艺术家袁运甫先生所说:公共艺术家不仅仅要关注自己的作品,还应当关注作品与大自然或者是与大环境的关系,作品要与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和环境相济;要你我一体,天人合一。这是一个很崇高的要求。“[3]

公共艺术创作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体现在材料选择和技术运用上,要充分体现生态观念,尽可能运用无污染材料;其次,生态观能够改变创作思考的程序,为公共艺术家的创作提供新的视角;另外公共艺术应与整个环境。历史。文脉对话,发挥它的艺术功能,发挥对人的认识。教育。审美和心理调适功能,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生态优化。

(三)公共艺术不拘泥于具体的艺术形式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与人文观念的体现,是民众可以参与的一种生活的娱乐。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采用各种手法来实现,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联系,能够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与共享的精神和态度是它的价值所在。所以,公共艺术有更广泛更抽象的使命,可以根据不同资源。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产品来采用恰当的形式,以便和谐的融入,与环境共生。

三。公共艺术介入山东生态旅游的价值体现

(一)文化价值

旅游依靠文化加深内涵,文化依托旅游加快发展“,文化的内涵是旅游的生命线“。随着文化多样性对旅游者吸引力的增强,人们更愿意到社会文化独特的区域旅游,即文化生态旅游。

公共艺术是个恰当的载体,它将儒家文化。民俗文化融入创作,彰显出地域性鲜明的文化特点,丰富了生态旅游者的活动内容,使其获得更高层次的体验。公共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真正与公众发生联系,提供一条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增添自豪感,从而自觉的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二)经济价值

生态旅游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是显著的。它能够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供多种就业机会,还能够创造可观的收入,从而帮助居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活质量,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山东生态旅游资源的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但是国际客源开发相对滞后,想要让更多的外国人来山东旅游,就必须要强化其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而公共艺术形成的绿色生态维护和公共艺术建设良性融合的有效机制,恰恰是不用花广告费以及公共关系推广便可以塑造品牌形象的人文战略,在欧美发达国家所成功实施的公共艺术案例足以说明其带来的世界影响力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社会价值

一方面能够承担旅游扶贫的重任。生态旅游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强调社区参与,这也是公共艺术所倡导的。它是开放性的。民主性的,尊重参与者的社会权利,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参与者的意见。山东省内很多拥有美丽自然风光和淳朴民俗风情的地域大多比较偏僻并且经济较落后,如若在这些区域开展生态旅游并进行相关的公共艺术创作,能够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使他们获得经济收入,实现脱贫目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山东建立生态省“的战略目标。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天然创作场所和灵感来源的公共艺术反过来与生态旅游资源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四。结语

公共艺术的实施要针对不同特点的生态旅游产品找到了合理的介入形式,并要依靠相关政策的保障和相应财力的支持,因此在生态旅游产品规划之初就应将公共艺术项目参与其中或预留出一部分场地作为公共艺术展示的周期性更换之用。这样才能够营造美好的城市生态空间,建立诗意的都市栖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注释:

[1]马钦忠。公共艺术的制度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美国?澳大利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61页。

[2]马钦忠。公共艺术的制度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美国?澳大利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42页。

[3]陈鸿俊。试论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因地“制宜[J]。美术大观2006(4)。

传统文化的公共艺术对促进山东生态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

传统文化的公共艺术對促进山东生态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3011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22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