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土地整理的思考
前言
农地整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土地整理,不仅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且还可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它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论文网择,对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缺少系统规划从总体上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成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据调查,目前现有的农村居民点内部大约有15百分号至20百分号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同时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外围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总体面积不断蔓延,占用和破坏大量的耕地,蚕食
良田。
1。2投资渠道单一,资金缺乏支持,土地整理观念意识不强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土地整理工作大多体现为政府行为,投资渠道和来源狭窄,大部分都是依靠国家投资。然而许多地方财政普遍吃紧,没有固定的投资来源,且不能采用集资摊派的方式募集资金,使得政府提倡。群众迫切的土地整理工作在资金运作上发生困难,没有可靠资金保障的土地整理项目就难以有计划地全面实施。加之群众观念意识淡薄,缺乏自我开发。自我整理的意识。反而阻挠土地整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并阻碍整个工作的平衡发展。
1。3整理过程中求数量,忽质量在土地整理项目中,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需要大量的开发整理土地,而结果是很多地方整理出的耕地质量低劣,过分强调数量的增加,而忽略了质量的提高。由于受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制约,很多地方开展土地整理只是为了完成折抵建设占用的耕地的任务,责任心不强,造成许多不能增加耕地面积而能提高耕地质量的整理项目如中低产田的改造难以开展,甚至整理后的耕地质量也难以保证。还有部分的是建设占用大多是质量高。投入多。设施好的良田,而开发复垦增加的却是边远地区的耕地,质量
较差。
2综上问题,以下是我对农村土地整理的建议
2。1健全土地使用制度,完善土地整理法规逐步健全土地使用制度,加强执法力度,严格土地审批,为解决多占。超占。强占土地问题提供可操作的政策法律依据。制定完善土地整理的法规和政策,引导各地按计划。有组织地规范开展村庄整治工作。要加快土地整理责任制度。奖惩制度。资金筹措。使用与专项管理制度及村规民约的建立,制定宅基地整理优惠。鼓励政策,使宅基地整理的责任能真正落实到户。到人。各级政府还应制订农村土地整理收益分配优惠政策。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农民集体和个人自筹资金投入农村土地
整理。
2。2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切实解决在土地整理工作中的矛盾问题,利益问题土地整理的目的,在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土地耕种条件和质量,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所以土地整理的全过程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所以就要加强土地整理政策的宣传,让土地整理的政策优势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其积极参与。乐于奉献的主动性。在土地整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中,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使土地整理能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以减少实际工作中矛盾纠纷的发生。切实把土地整理工程做成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土地产权转移而产生的利益纠纷问题。这就是土地产权在不断流动以实现资源配置得以合理化的过程中。应加强土地整理权属登记管理和地籍档案管理工作。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明晰产权。产权关系明晰才能提高主体的积极性,只有产权关系明确。产权界定合法,才能使农村土地资源都得到有效配置,也才能切实维护农民群众根本
利益。
2。3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整理协调机构由于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土地。农业。林业。水利。财政等多部门的协作配合,才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各级管理部门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领导组,通力协作,主动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内土地整理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好在土地整理前的权属确认。整理后的权属变更和土地整理成果验收等方面的工作,并注重研究制订和执行有关农村土地整理的政策,监督农村土地整理规划的实施等情况。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各司其职,共同把农村土地整理这项惠民工程“实事办实,好事
办好。
对农村土地整理的思考
對农村土地整理的思考【176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