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宅基地使用及管理的若干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与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近年来,各地着眼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以浙江的嘉兴“模式和义乌“模式。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重庆地票模式“。广东宅基地入市流论文网转“。乐清的农房交易抵押“模式等各种探索。这些尝试都触及了农村宅基地制度,面临了一个根本性难题:农村宅基地的处置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乐清市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的分析,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创新。
一。乐清市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
1。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不容乐观
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强了农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工作,但政策规定与现有的农村实际仍有较大差距,确权情况不容乐观。抽样调查显示,拥有宅基地的农民群体中约40百分号左右的家庭有农村土地使用权证,约三分之一拥有房产证;没有农村土地使用权证和房产证的约占三分之一;社会群体和城镇居民群体对农村宅基地和房产的确权比例比农民更高。
2。存在一户多宅现象
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然而,因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不到位。继承等原因,农村出现了一户多宅现象。问卷调查显示:农民群体中近半农村居民存在拥有多处宅基地(一户多宅)现象。
3。农村宅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地下市场,交易主要以合同为凭据
现行的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交易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且有限制条件。尽管如此,因凸显的农村土地的价值,农村宅基地的隐性流转比较盛行。因农房交易遵照地随房走“原则产生了现实中的农村宅基地流转,与此同时很多是不发生转移登记的地下行为。在农村宅基地交易上,签订合同“作为交易凭证占了主要部分。
4。农村宅基地规划在现实中得不到彰显
当前,乐清市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已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但部分地区的新农村规划还存在规而不搞。有规不依。违规难纠等现象。按照现有规划建设审批做法,一般农房建设可以经审批允许建设3层,也有农房最高允许建设5层的,但因经济利益驱动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一些村庄农房建设往往超过审批的层数,最高甚至有八九层。
5。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仍未深入人心
宪法规定: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属于集体。但令人惊讶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对此认识不清。农民群体中只有三分之一人认为是农村集体所有“,城镇居民群体,也只有40百分号左右的人认为是农村集体所有“。
二。农村宅基地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1。制度不完善,农村宅基地权能受限
虽宪法提出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但土地管理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的一些规章。管理办法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房的流转设置了许多限制条件。这种不完整权能设置,无法保障农村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制约了农民财产权。
2。管理不到位,机会主义行为盛行
管理不到位为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机会。为获取巨额资财,一些市场主体在既定制度下寻找管理漏洞,综合考虑违建成本和收益后,采取了诸如少批多占。扩建。占用耕地建房行为;一些村庄以发展集体经济的名义非法买卖农村土地;一些执法人员收受贿赂,对违法建设纵容姑息。于是,日积月累,最终形成当前农村宅基地难以合法确权。违占违建层出不穷的现象。
3。主体虚无,农村土地所有权人缺位
宪法(2004年)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然而,农村集体并不是法律上的组织,而是一定范围一定地域内全体农民的集合,是一个抽象的没有法律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在法治社会里,这类主体处于虚置的地位,于是就没有法律规范中严格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虚无使集体在私权社会中流于形式,在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中严重缺位。
4。成员意识不足,农民对宅基地的使用管理监督乏力
当前农民公民意识淡薄,农民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权利与社会责任是不可剥夺。不可回避。不可转让的。在现实中,农民在村务中的参与度总是不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意识深入骨髓。农民公民意识的缺乏使村民自治的发展失去了内源性动力,使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未能在充足的阳光下运作,也使村民的监督成了空话。
三。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相关法律法规
要依据宪法精神,进一步修订涉及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村宅基地完整权能,真正实现城乡土地的同地。同权“,真正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二元统一。明确宅基地的权利内容及权利的取得。变更与丧失,明确农民对宅基地拥有使用权。处置权,实行自愿。有偿流转,使宅基地真正成为农民的合法财产,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村宅基地的用益物权,有效增加农民的财产权。
2。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创新,建立使用期限制
首先,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分类管理。划分农村建设用地,明确农村居民拥有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合理确定两者的范围以及转化程序。其次,实现社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公平取得。农民一经获得标准面积的宅基地审批后,不得再次提出申请。核查现有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情况和农民宅基地占有情况,允许各类主体按一定流程确权。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期限制度。第三,建立正常化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依托流转(交易)平台,允许农民依其意愿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转让。抵押。入股。租凭等形式进行流转。第四,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方式。鼓励宅基地使用权人自愿有偿的退出闲置宅基地和住宅。建立所有权人有偿回收制度,因地制宜探索多种退出方式。
3。改革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进信息公开
依托现有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农村集体土地交易平台,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市场中公开化信息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了市场主体的有效决策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信息公开也有助于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公平公正。
4。重建村级组织,建立现代治理机制
政经分离后,承担村域内公共服务的是村行政组织,承担村域经济发展事务的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自治的语境下,村行政组织的运转费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或由村民集资。捐赠,或可从宅基地使用费中提留,或由地方政府按一定标准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因此,要唤醒农民的公民意识和股民意识,积极参与村集体的事务决策;要加强治理机制的建设,避免委托代理的异化;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社员也不会因受让而成为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员,但受让人可以成为本村村民,享受村提供的公共服务;在评估风险的情况下,鼓励相邻的村级组织进行合并。有序探索村级组织的破产机制。
5。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宅基地改革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不断完善公共和商业并存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农村社保的完整性,实现城乡社保的统一。农村社保资金的充实需要公共财政的不断投入,也可以来自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收益提留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农民个人投入和社会群体的捐赠。
对农村宅基地使用及管理的若干思考
對农村宅基地使用及管理的若干思考【2840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