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养老中精神慰藉的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对河北省G县的农村老人。子女进行了个案访谈,共访谈15位老人和10位子女。需说明的是,所选取老人皆为60岁以上,思路论文网较为清晰,与人交谈无较大障碍者,因此,被访谈者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代表农村老人养老的情况。
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经济收入较低,获得的家庭供养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大部分老年人仍然对目前经济状况比较满意。大部分农村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家庭提供的生活照料,但获得生活照料的情况和频率差别很大。老年人对子女的要求不高,若子女能常常回来探望。陪着聊聊天老人就很开心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已经能够得到满足,而精神慰藉相关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访谈主要针对老年人是否感到孤独“。闲暇时干些什么“。子女是否经常陪伴聊天“等问题展开。
一。老年人获得精神慰藉的现状及养老满意度
按养老中精神慰藉的情况和满意度划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现状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空巢老人的精神比较空虚,但身体状况好并且可帮助子女照料孩子的老年人,可获得较好精神慰藉,满意度较高。
儿子儿媳都去外边打工了,小孙女都是我和老伴照顾,现在也没别的事,就是接送孩子上学,给孩子做做饭。隔三差五,哪个闺女回家一次也就热闹热闹。(B刘女士,62岁,2个女儿,1个儿子)
其二,身体状况较好,与子女同住或者有自己的爱好的老年人对老年生活的满意度较高。
我在俩儿子家轮着住,女儿一个月看我一次。平时我就跟三五个老太太在村口小广场上坐着,一天天也就这么过了,挺好的。(C李女士,82岁)
我平时喜欢钓鱼,有好几个钓友,也都这个年纪了,孩子都上班,我们几个老头子在一起玩玩也挺有意思的。(D聂先生,70岁,身体健康)
其三,丧偶会对老年人造成较大的精神伤害,但若与子女同住,这种伤害会得到缓解。
前年我妈得癌症去世了,就剩下我爸一个人。他养了十几只羊,每天还是照常去放羊,但是整个人明显低落了许多,半年的时间老了好几岁。(刘先生,35岁;父亲73岁)
老伴去世后,女儿把我接到她家去住,女婿不错,外孙女也懂事,给我捶背按摩的。现在好多了,总算有点家的味儿了。(E许先生,67岁)
其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精神状态普遍较差。
儿子不在家,我跟儿媳妇在一起生活,身体不好,不能带孩子,从来没说过想吃啥东西,感觉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F刘女士,60,半身不遂)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条件越来越差,社交圈子逐渐变窄,精神世界较为空虚,对来自家庭的精神慰藉需求较高,而此时多数老年人的子女正处中年,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大,往往忽略老年父母精神慰藉的需求。
二。老年人精神慰藉缺失的原因
从子女的角度考虑,老年人精神慰藉缺失的原因有:
其一,精神需求未得到子女的重视,大部分子女认为只要让老年人吃好喝好就算是孝顺了。
我婆婆一个人住,每天都去送饭,还真没有跟老太太聊过天,每次都是收拾完就走了,感觉周围好几个老太太整天聚在一起也挺有意思的,没想过老太太孤单不孤单。(王女士,57岁,婆婆84岁)
孝顺就是顺着老人的意思,让老人吃好穿好就行了。(卫女士,54岁,母亲74岁)
其二,生活压力大。工作忙,子女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为年迈的父母提供精神慰藉,回家看望父母的频率较少,陪父母聊天的时间更少。
小女儿在老家上学,周末接她回家的时候会回家看看我娘,我娘爱吃小笼包,我每次都带过去,再给几十块钱。平时干活儿挺忙的,除了逢年过节很少特意过去。(刘先生,45岁,母亲84岁)
前几天,我爸半夜发烧特别严重,这么远,怕我担心也就没打电话,就这么挺过来的,我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都说养儿防老,我感觉自己实在是太不孝顺了。(卫先生,35岁,父亲62岁)
其三,与老年人沟通困难,有代沟是另一大原因。不少子女表示,父母的想法太陈旧。固执,沟通起来很费劲,甚至有子女表示父母比较自私,不能理解自己。
我妈平时很节俭,我奶奶就当面说我妈抠门,说我妈啥都不舍得买,我婶子倒是阔绰,奶奶又嫌花钱大手大脚。抠门不行,不抠门也不行,现在谁家没个过日子的习惯啊。(刘女士,23岁,奶奶82岁)
子女认为的孝顺“更注重物质上的养“而忽略了精神上的敬“,但经济支持是无法代替精神慰藉的。老年人不但希望子女能提供经济和生活照料的支持,更希望子女提供精神赡养,没有精神慰藉的配合,物质上的赡养是缺乏内涵,是冷冰冰的,也是残缺不全的。
三。结论
调查发现,对比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两个方面,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状况最差,老年人对于精神赡养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问题十分迫切。老人对养老的要求不高,子女的许多行为,只要出发点是善待父母的,都被认为是孝的行为,如照料。看望。提供生活费等。与之相对的是,部分子女忽略老人的精神需要,认为让老人吃饱穿暖就是孝顺了,只有一部分子女能够意识到为父母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重要性,但生活压力。地理条件也可能限制这类子女对父母尽孝。个人应该把善事父母“牢记于心;政府应该加强对孝文化的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对尊老敬老。赡养父母优良文化的传承,并合理调整农村政策,使其更适应农村家庭养老的发展。
农村家庭养老中精神慰藉的调查分析
农村家庭养老中精神慰藉的调查分析【2090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