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俗文化发展危机及保护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98-01
一。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危机原因分析
(一)目标群体-农民文化的主流人员逐步缺失
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使得传统论文网文化向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推进。生产力的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变革,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青年农民逐渐变成了农村民俗文化的主要传递者,他们大多都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里去工作,留下老人和孩子,从而导致民俗文化主要观众的流失,农村文化逐步走向了下坡路。
(二)形式和内容问题
时代的变迁导致了农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先进于农耕时代形成的乡村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文化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观众的要求,这样现代观众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特别是青年观众表现的非常明显。传统文化在表现手段上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发展,很难满足人们对现在生活的需要;传统文化在内容上也很难和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保持一致。
(三)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的计划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矛盾,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主导管理机制依旧对现今的农村文化管理机制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先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相关管理机制要求,各乡镇文化站来执行具体的管理实施方案。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把经济文化发展看得越来越重要,规模空前,导致文化的社会价值在面对经济的巨大光环时变得毫无光彩,文化专员不专干“成了一种流行,他们转变思想,到乡镇管理以及计划生育等具有经济效益的岗位去工作。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政府降低对文化发展的重视,许多文化事业单位不得不面临被砍掉“的危险,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寸步难行。
二。保护对策
(一)弘扬民俗文化精神
现代化城市建设为新农村的发展树立了榜样,这就要我们把建设立足点定在独特文化的创新上面来,把乡村民俗特色打造成特色经济链条,依照这条思路,既要形成创新民俗文化,还要将民俗文化的弘扬建立在营造民俗文化产业园的基础上;不仅要保留民俗文化的传统,还要不断的创新民俗文化。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认真钻研民俗文化从中汲取比较好的部分,丢弃民俗中不好的部分,坚持积极向上。符合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方向,发扬传统民俗文化精神,扩大其影响力,让民俗发展创新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新里程。
(二)加快民俗文化创新
民俗文化以一种文化形式存在着,它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形式中的一种,它不断的适应着人们变化的新生活。内容创新是民俗文化创新的一种,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创新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民俗文化创新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跟随着现代文化流行的步伐,这就让传统民俗文化不得不抓住现代民众的生活和审美习惯,从而促使民俗文化不断走向创新。
(三)加大政策扶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传统文化是否被边缘化“的决定权就放在了政府的扶持上,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守护和扶植成了政府主导机制的一大部分责任。政府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研究等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已达到抢救性保护的目的。保护的重点放在农村民俗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绝技。传人和名作;通过以音像。文本或者超文本等形式将其事物形态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再现或表现出来;在博物馆中保存其原本的面貌;农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应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作为总体规划,强化对民俗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确保农村民俗传统文化受到法律保护。
(四)建立民俗文化版权保护机制
完整的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形式,在很多行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制度。版权的制度保护范围包括保护民俗文化形式。保护民俗文化衍生的商品以文化特色形式进入市场。保护民俗文化品牌影响力。版权制度的保护在精神价值上更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从长远来看民俗文化将成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不可或缺,保护民俗文化版权是对地方精神信仰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农村民俗文化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来维护和配合,从而实现政府与社会力量结合保护,把社会各界的力量联合起来推进农村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作为动力的来源,把农村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意识成为农村人群生活的新风尚,从而调动农村人群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优势一体化。
农村民俗文化发展危机及保护对策探讨
农村民俗文化发展危机及保护對策探讨【175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