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公品供给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031-0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公品供给的问题上还存在着问题,采用的供给制度为政府与私人供给。制度内与制度外供给相结合的方式,这论文网种供给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最大化的私人竞争机制占主导地位,以至于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品无法有效地由私人提供,导致了公品的供给缺乏效率。
一。农村公品相关概念的界定
农村公品的含义是指由不同层级和性质的主体提供的为范围不同的农村居民消费。享用的各类物品和服务。农村公品的特征包括较强的外部性。多层次性。多样性。分散性。农村公品的分类为:根据公品的非排他性和农村公品的非竞争性的程度,将农村公品划分为纯公品和准公品。农村纯公品如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环境保护。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服务。农村公共安全服务等。
本着农村转公品的竞争性和农村准公品的排他性,划分为公共性较强的农村准公共品。一般的农村准公共品和私人性较强的农村准公共品。根据公品的受益范围不同,按照农村公品的层次分类,可将农村公品划分为全国性公品。区域性公品和地方性公品。农村公品中的全国性公品受益范围涉及全国范围,如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等。农村公品中的区域性公品,如比较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农村地区的大江大河的治理。按照农村公品的成本来源划分,农村公品划分为制度内农村公品和制度外农村公品。制度内农村公品是指利用制度内财政资金建设的,制度外农村公品是指利用乡镇政府的各种形式的自筹资金建设而成的农村公品。
满足农村公品需求的行为是通过农村公品供给的形式体现的。农村公品固定资产的存量是通过农村公品供给水平体现的,它决定着农民在公品方面的消费水平的体现。通过对比供给产品消费和私人产品消费的区别以及相关性上可以看出,个人对公品的消费量与对私人产品的消费量具有正相关性,公品是一种中间投入品和生产要素,消费公品可以将私人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提高私人的收益水平。
农村公品投资分为生产性公品投资和非生产性公品投资。农村公品部分的生产性投资直接用于生产,增加农业的产出,投资贡献可以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计算出来,非生产性公品投资形成的资产多用于农户素质的提高,通过劳动者起作用,采取定性方法分析。
农村公品供给对农民收入影响主要有三个效应。第一,收入效应。农村公品供给会对农民收入方面产生收入效应的影响。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也是指消费者因收入的改变而导致消费倾向的变化。第二,替代效应。农村公品供给会对农民收入方面产生替代效应。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一种是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会导致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对产品需求量的选择与变动方面发生变化。第三,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指通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对周围地区发生示范。组织。带动作用。通过循环和因果积累这种作用不断强化放大。不断扩大影响。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它描述国民收入与国民税收。政府的消费量。政府的投资量还有政府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政府财政支出影响着国民收入的变动,导致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公品供给的增加。乘数效应包括正反两方面作用。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二。农村公品供给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原因分析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主要有结构论。生产组织论。城市化论。政府论几方面的影响。农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生产组织是否先进也影响着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程度也决定了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农村公品供给与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给总量不足是农村公品供给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元素之一。供给总量不足主要表现在生产性公品供给不足。与民生问题相关的公品供给也存在短缺问题。生产性公品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农民科技知识方面的普及。农作物改良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主干技术等方面。与民生相关的公品供给主要表现在目前仍有很多村之间的公路不通的问题以及还有很多地域的饮用水不合格等问题,若乡镇财力不足就意味着某些农村公品供给将减少或取消。
2。供给效率偏低。农村公品的供给不是由内部的需求决定的,往往是由上级政府的指令决定的,这种由政府执行的自上而下的模式不一定真正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导致农村公品供给效率普遍不高。
3。供给结构失衡。农村公品存在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的现象。由于供给有限,有时大量的资金都用在工程的修建上,而对一些农民生产。生活迫切需要的公品没有按时供给上。4。供给缺失公平。不同区域间的公品与供给的差距比较明显。政府的能力比较强。财政收入充足就能为农民提供较多的公品,而资源条件差的地区就无法提供满足农民的需求,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影响着供给缺失公平。
三。解决农村公品供给,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1。完善农村公品的供给运行机制,建立适合农村公品发展的供给机制。政府是提供农村公品的主体,也可以采用公共生产。公共提供。私人生产。混合提供等方式,解决农村公品供给渠道的单一化。供给不足的状况。政府在保障农民享用公共物品的基础上,采取针对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的优惠政策引导策略,在充分保障农村公共用品享用权的前提下,引导社会成员及农民进入农村公品的各个领域,通过政府分合理政策,调动农民在生产方面的积极性,扩大。引申农村公品的供给渠道。建立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供给体制。政府在农村公品供给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全方位的引导相匹配的资金,构建适应农村发展的多方面的供给框架与体系,培养新体系逐渐成为未来农村公品的重要供给主体。
2。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公品的供给程度,充分而有力度的保障农业发展,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限制,政府应提供保护农业的相关政策,主要从交通。电力。水利工作等基础设施方面,完善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解决农产品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统筹城乡之间的公品供给,是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现,从根本上解决不均衡的城乡二元供给模式,建立合理的适应农村发展的表达机制。建立由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培养农民的法制意识,真正满足农民的需要。实现政务公开,使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各项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信息的发布构建透明。便捷的平台。
3。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农村合作组织。通过国家的体制改革和策略的调整,改变不对称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而有力的发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业的收入和竞争力,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尤其重点在为农民服务方面,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有效地供给农村公品。根据城乡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改革,重点在人事制度方面,加快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加大优质资源的互相服务支持的力度。在义务教育体制方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实现卫生条件在城乡的合理分配。实现医疗条件在城乡的分配。在社会保障体制方面,落实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加快推行适合农村发展的医疗制度,降低农民自费的部分,减轻农民看病难。贵的问题。在劳动力就业体制方面,建立适合城乡统一的模式,将农村劳动者按常住地纳入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并建立起覆盖城乡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
4。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在抓教育的同时,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充分完善农村教育发展体系,多提供技能培训。教育培训,积攒农村人力资本。预备劳动纪律,加强对农村的教育力度,主要加强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和技术的教育培养,适应劳动力的转移,充分保证农民收入在现代化的环境下持续快速增长。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发挥人大的监督。检查作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充分发挥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针对农村公共物品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改善农村公品的供给状况,增加农民的收入,应以符合国情的科学理论为前提,积极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合理的适应农村公品的供给机制,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总之,农村公品供给对农户收入主要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偏低。供给结构失衡。供给缺失公平方面。通过对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农村公品供给,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投入力度的对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对策。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对策。通过对策的提出,合理地解决农村公品供给与农户收入的关系。
浅析农村公品供给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浅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對农户收入的影响【396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