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农村社會保障存茬的问题与對策【2356字】

时间:2023-07-07 21:05来源:毕业论文
农村社會保障存茬的问题与對策【2356字】

[摘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立合理的筹资机


[摘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建立分层分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村社会保障论文网建设的步伐。

[关键字农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这种状况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计划经济时期,广大农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是以社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制度提供的,其特点是全方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这种微不足道的集体经济保障,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而逐渐消失。之后,农村除了五保户“和烈。军属以外,广大农民基本上没有享受到任何直接的社会保障。从社会保障费的支出看,占人口80百分号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只占总数的11百分号,而占人口20百分号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却占到了总数的89百分号。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着完全不同的社会保障待遇。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原因之一就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广大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因病致贫。因老返贫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试点和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不尽人意。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

民政部从1986年开始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积极探索。1991年,在山东烟台等地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截止1997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8000多万农村人口参加保险。表面上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得不错,可实际上它实施的情况并不理想。截止1998年上半年,尽管全国已有80百分号以上的县参加了保险,但只占应该参保人数的12百分号,也就是说,经过好几年的推广。运行,仍有88百分号的农民游离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之外。

2。广大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非常低

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以后,农村原来的合作医疗制度随之瓦解。虽然1994年以后各地作了一些努力试图恢复合作医疗,但由于缺少可靠的经济来源和有效的制度设计,重建的合作医疗往往持续的时间很短,甚至随办随散“,坚持下来的合作医疗也主要分布在发达的沿海地区。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非常低,即使在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的高潮期(1997年~1998年前后),合作医疗制度的人口覆盖率在高收入地区仅22。2百分号,而在中等和欠发达地区仅1百分号~3百分号(中国卫生年鉴,1999)。另外,根据卫生部1998年调查数据显示,有87。44百分号的农民成为没有任何社会医疗保障的自费群体。中国社会科农村发展研究所2001年的研究也表明,在农村最贫困的农民中,50百分号左右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规避农民生活风险,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质量,理应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与支持,但事实并非如此。

二。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1。资金来源不尽合理,未体现全社会责任

资金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民政部1992年印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明文规定,在保险基金的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的规定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是世界最低的。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加拿大为39百分号,日本为37百分号,澳大利亚为35百分号,只有10百分号左右,而这10百分号的投入绝大部分给了城镇职工。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投入过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实际是依靠传统农村的集体补助和投入。但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使集体经济力量受到严重削弱,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财政能力和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已无力承担当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由集体经济负担的农村军烈属优待。五保户“供养变为农民直接负担,而国家干部。城市居民。工人不负担,这样一来既不利于增加统筹金额,也不利于标准统一。此外,农民个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集体补助也微乎其微,几乎完全由个人缴费。这样的社会保障不仅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而且也影响了农民参加养老。医疗等保障项目的积极性,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难度。

2。保障覆盖面窄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保障形式主要是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少数地方推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合作医疗保险,保障的对象基本上是困难的人“。光荣的人“和富裕的人“,农村大多数人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更为严重的是,农村民政对象应保未保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他们却被排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可以说,他们没有任何保障可言。他们干的是最险。最苦。最累的活,而人身权利。经济权利。甚至生命都得不到保障。游离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农民工,成了城市中最脆弱的群体,这与他们为城市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农民工的这种艰难处境彰显了社会公平机制的扭曲,亟需为其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會保障存茬的问题与對策【2356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321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