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众所周知,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难题。农村中学学校资源稀缺,基础设施较差,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导致许多农村中学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较低。为此,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刻不容缓。
1。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兴趣不高
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传统,在城镇同年级教师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新教学工具(如多媒体设备等)的时候,农村教师仍然采用落后的板书形式,教学方式早已落伍。农村学生大多家境贫穷,家长文化程度不高,许多年轻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学生身边,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此外,很多学生对学习本身兴致就不高,加之缺乏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则很难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无法提高学习效率。
2。学生基础薄弱,教学难以深入
农村学校中,部分小学的语文教学不成体系,教学秩序混乱,教师水平也较为低下,因而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其中,还存在许多学生小学阶段缺乏扎实的基础,对语文兴趣不高的现象。初中语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为了兼顾各个水平的学生,有时甚至只能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很难进行进阶知识的教学。
3。师生沟通不畅,教学反馈缺失
由于大量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许多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一部分学生因此不善于和父辈交流。大多数农村初中的教师正处在这个年龄阶层,导致师生之间交流较少,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无法得到学生对课堂的真实感受和意见反馈,因而无法对接下来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课堂效率也就难以提升。
4。学科认识不清,缺乏学习动力
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人文社会学科,传授的是语言表达艺术。由于语文的独特性,使得它在农村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能体现出其重要性。农村的村民大多务农或从事养殖业等,对语文水平的要求不高,语文的应用范围较小,因而许多学生对语文的认识不到位。无法发掘与数学。生物等学科类似的生活应用情境,导致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不高,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二。提升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积极教学创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为了解决目前农村初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落后问题,教师应广泛地阅读有关初中语文课堂形式改革的资料,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学习思考后,得出最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形式。
2。引入分层提问,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
面对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同。教学进度难以统一的问题,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一个跟上教学进度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应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不同难度问题的比例,面向所有学生提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存在感。
3。开展周记活动,聆听学生心声
农村学生大多含蓄内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此,任课教师可以布置每周2~3篇的周记,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用文字的方式体现出来。作为回应,教师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给每个学生提出建议,写下自己的看法。如此,师生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学生更活跃了,教师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想法。因材施教,保障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另外,周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作文形式,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引入生活情境,将语文知识融入生活
在初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与科学类学科有着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知识可以应用在买卖物品中,生物知识可以应用在自然的动植物中,地理知识可以运用在山川河流之中……与它们相比,语文的应用似乎很有限,如此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失去动力。此时,教师应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强化语文的作用。例如,在古代诗歌散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如,在学习柳宗元小石潭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校园池塘或校园周边小溪,与作者笔下潭水之间的区别,同时领悟水的灵性,让学生在古诗文中看到自然的美,增强学生的文字功底,体会中文的博大精深,进而感受到语文的美妙之处,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在新课标改革的潮流中,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是关键的一部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要从根源解决问题。引起学生对初中语文的重视后,应及时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教学依赖于任课教师的文化底蕴,成长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学习。只有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有效提升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地教学效率。
提升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提升农村初中语文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见【1806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