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中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及對策研究【4065字】

时间:2023-07-08 08:31来源:毕业论文
中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及對策研究【4065字】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进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也在加速,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由于外出打工给农村家庭带来了一定收入,较大地改善了原本不太活跃的农村经济,然而,受论文网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限制,在农民工不断涌向城市增收致富的同时,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空间城镇化并不代表身份的市民化,也不意味着农民工享有同等的社会权利和公共服务,由于受入学机会。就学途径。学习费用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将子女带入城市生活。据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报告,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百分号,占全国儿童的21。88百分号。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估算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十年间约增加了1。5倍。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数量多。增长快的态势,可以预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征途中,农村留守儿童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

1。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留守儿童“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1994年,当时是指父母在国外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国内由祖父母照看的孩子,此后10年,学术界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研究几乎为零,在沉默近十年后,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迅速升温,不同研究者对留守儿童进行了界定,但学术概念仍然缺少明确的界定,本研究在采纳叶敬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定义的基础上,将留守儿童确定为: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未满18周岁的人)。

2。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四川省金堂县广兴镇进步幼儿园。进步小学进行实证研究。金堂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金堂县户籍总人口89。1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约22。89万人,农业人口约66。29万人,比重高达74。33百分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据校方提供的在校学生统计资料,进步幼儿园。进步小学留守儿童数量共有在校学生872人,其中留守儿童716人,占总学生比例82。11百分号,留守儿童大多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为57百分号,其次为母亲单独监管,占到23百分号,并远远高于父亲单独监管的比例7百分号。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男孩的比例略高于女孩。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种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培养。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考虑低年龄组学生自身行为能力的限制,问卷调查只对进入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年级的285名儿童进行。各年级人数基本情况如下:三年级一个班,87人;四年级一个班,84人;五年级一个班,77人;六年级两个班,73人;合计321人。

3。研究方法

结合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的方式,2015年12月对金堂县广兴镇进步幼儿园。进步小学部分老师及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问,同时走访了部分监护人。问卷调查共进行三次:第一次针对进步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进行留守儿童总数及家庭结构类型“问卷调查,下发问卷285份,回收285份,回收率100百分号,有效率100百分号。第二次是在第一次的基础上,从285名留守儿童中随机抽取小学三年级以上留守儿童填写留守儿童调查问卷“表,下发问卷285份,回收285份,回收率100百分号,有效率100百分号。第三次则是针对班主任填答留守儿童现状调查问卷“表,下发问卷8份,回收8份,回收率100百分号,有效率100百分号。同时,对幼儿园儿童,低年级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状况。学习问题。情感问题。心理状况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走访。

二。研究结果

1。留守儿童生活情况

留守儿童普遍比同龄儿童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们会洗衣做饭。收拾屋子。照顾弟弟妹妹等;此外,一部分留守儿童还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通过这些亲社会行为,逐渐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扩展了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但根据老师反映,仍有部分来自打工家庭儿童,在学校不守纪律。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行为习惯较差,甚至被不良青年利用参加一些违法行为,从而成为问题儿童“。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在我们的访谈中,甚至遇到过父母外出七八年没有见过孩子的案例。有85百分号的孩子表示想留在父母身边与他们一起生活。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见面频率,选择最多的是半年至一年,占所有儿童的29百分号,另外45百分号的儿童至少在最近半年与父母见过面。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至少在一年之内能见一次面,两年以上没有见过父母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7百分号,一年到两年之内没有见过父母的占19百分号。调查分析还发现,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26百分号的留守儿童表示首先向自己的同学或朋友求助,35百分号靠自己解决,16百分号给父母打电话寻求解决方法,17百分号求助于老师,只有6百分号的儿童愿意先向身边的亲戚求助,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差异显著,与父母分离时的年龄越小,分离时间越长,一年内相处时间越少,孩子不安全感倾向的可能性则越大;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主要涉及4个方面:孤独感。委屈难过。敏感自卑以及忧虑情绪,其中孤独感是留守儿童中最多的情绪体验。

3。留守儿童教育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不如以往描述的那样差,进步幼儿园与进步小学所在金堂县属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管辖,近年来,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虽农村学校在设备。校舍等方面有所改善,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有保障,但根本的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绝大多数祖辈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祖父中只念过小学和未上过学的比例为84。96百分号,祖母的比例为94。02百分号,祖父母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只有3。84年和3。16年,基本无法指导孩子学习。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教师待遇差,很少有教师愿意来工作,进步幼儿园仅有1名临时招聘的非幼教专业教师,教学内容仅以识字为主,幼儿以3到6岁为主,根本无法做到分年龄分内容教学,进步小学共7名教师,仅有一名大学专科毕业生,剩余六名教师均是当年民办教师转正或代课教师转正的,基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除去1名管理人员,在校每位老师包班。包年级上课,根本无法开设音乐。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师资队伍存在年龄大。专业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高的问题。三。结论

1。家庭结构拆分,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一系列挑战

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从宏观的角度认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延缓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而且也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易造成城乡分化的社会结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来自家庭结构的拆分以及家庭教育的缺位。对于中国大多数农村家庭而言,农村成年劳动力假如留在家乡耕地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外出打工则能为留守家庭提供源源不断的汇款;但由于收入低。生存条件差,城市生活成本高。一些城市针对农民工子女存在教育壁垒,多数农民工被迫选择把孩子放在农村老家抚育,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由祖辈照料,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留守儿童产生各种影响。农民工与其子女之间长期分离的家庭结构和关系模式,既是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形成的基础,也构成了一系列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尽管多数留守儿童和外出父母有比较稳定的电话等沟通,但是从沟通频率和内容上来看,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2。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性格。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难于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由于父辈或祖辈监护人自身缺乏文化修养,没有注意到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力。很多家长在照顾留守儿童时,往往以为给孩子多买几件衣服,交清学杂费,寄回生活费,就是关爱孩子,忽略了心理健康与行为引导的重要性,长期放任。纵容孩子,导致其性格心理扭曲,行为发生偏差。

3。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各环节均面临挑战

在进步幼儿园和进步小学,我们深深地感到,专业师资人员素质不达标,会给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

四。对策和建议

1。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将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与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结合起来

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有利于用小城区的发展去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从客观上讲,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就从根本上减少了留守儿童的产生,而农村的繁荣发展也客观上牵制了农民工进行流动的动力。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就业形势严峻,大量农民工失业,就业困难增加,迫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应当以此为契机,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与回乡创业,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2。在发展农村教育的背景和前提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学校加强教育就必须加大政府对学校的投入,政府应合理配备城乡教育资源。国家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应适当向农村倾斜,以政策优惠或经济补贴的形式吸引高素质教育人才加入农村教育的行列;应在农村建立寄宿制学校,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在吸引和接收更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可以相对减少进城流动儿童的数量,应取消面向农民工子女收取的不合理费用。只有从整体上加强农村教育,才能迅速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局面。

3。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变监护人重养轻教“的现象,加强外出父母与留守子女的交流

在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应采取更多的行动来弥补家庭拆分给子女带来的伤害。根据我们的调查,外出父母和留守子女联系时很少关心孩子的心情和困难,多是一味地说教。这一方面是因为外出父母缺少意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少教导留守子女的方法,心有余而力不足。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应加强对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和家教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可将家庭教育知识纳入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内容,转变其教育观念,使其从注重传统的课本学习转变为真正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鼓励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把孩子接到务工地区上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寻找确定孩子的最佳监护人,并和孩子的老师保持定期交流。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及對策研究【406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349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