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33-02
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也加紧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农业大环境的整体改善促进了一大批县域经济体论文网利用互联网改造本区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使河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得到了升级,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农村互联网金融。智能农业生产等均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示范县(市)成效显著,促进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速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一。河南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生产智能化
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推广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忙碌辛苦,使科学种田。电脑种田得以实现。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契机,依托较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物联网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农村物流建设现状
目前,河南全省境内以现有的物流营业网点为基础,着重打造县。乡两级农村电子商务园区,先期以积极扩大农产品物流仓储面积。中转面积等场地建设为中心,中后期发力先进物流冷链技术的全覆盖,如立体仓储。自动分拣技术等,以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全网数据资源共享。
(三)农产品营销网络化
2015年河南省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7720亿元,增长36。4百分号。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1330亿元,同比增长53。7百分号。巨大的商机使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年劳动力认识到返乡创业的可能,仅2015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首批7个国家级示范县电商交易额突破66亿元,比上年增长近一倍,网络零售额28亿元,同比增长88百分号,直接带动就业人员7000多人,17个示范县(市)合计新增网点12517个。发展电商网民达32。4万人。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拉动了河南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建设。
(四)信息服务便捷化
互联网便捷的信息收集优势,加速了传统凭经验“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改变。近两年,河南省把12316“成功植入各乡镇的信息服务站和区域农技推广站,让农技服务更贴近群众,服务更方便。此外,河南省还积极组织涉农企业。农村经纪人和农民参加全国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
二。河南发展互联网+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不足
首先,互联网线路覆盖不全。受河南地形复杂的限制,互联网线路铺设技术较困难,且总的铺线里程较长。要求设备较多。工程耗时长,宽带架设费用高昂。其次,农民对电脑等互联网设备的消费意愿不高。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河南农村经济总体较弱,消费能力有限。消费能力的不足,加之农民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充分意识到互联网的优势,直接降低了农户对电脑的消费意愿。
(二)农村物流冷链建设不到位
物流配送效率较低。首先,快递业小。散。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快递行业的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农村电子商务膨胀的需求。除中国邮政之外,快递公司在农村设店率较低,配送区域不全,覆盖率不足。仓储设施少,且现代化程度低,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等现代化设备未普及。
农村物流成本过高。农产品季节性强,易损坏腐烂。甚至质变霉变,故其要求具有高质量的冷链物流进行配送。然而冷链物流技术含量较高,作业难度较大,预冷。制冷系统也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运输和仓储成本是一般货品的2~3倍。
冷链技术较低下。全省现有冷冻冷藏设施陈旧,大约有90百分号冷库为平堆冷库,立体货架冷库不到10百分号,冷库能力严重不足;全省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百分号,平均冷藏运输率仅为10百分号~20百分号,无法满足生鲜农产品的快速检测和低温储存的要求,更难以普及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
(三)互联网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投身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对农林牧渔业的投资逐年加大,但各级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比例仍然偏低,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投资结构不合理。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及不等额的资金需求,而农村金融机构大多信贷产品却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农户多样性的借贷需求。二是财政对农业投入资金的比例偏低。受农业收益不定。经济见效慢的影响,各级政府通常更倾向于向二。三产业投资以拉动本地GDP的增长。作为农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偏低的政府财政支持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低,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农业与其它经济活动在投入产出。成本收益之间的相互比较中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在普遍追寻赢利的时代背景下,农业显然不是社会资本介入的重点领域。
(四)互联网农业从业队伍整体水平较低
信息化专业人才缺失。首先,河南大部分县域工作条件较差,医疗和教育水平等与城市相比整体偏弱,较低的薪酬及生活配套设施不全导致毕业的电商人才不愿到农村发展。其次,河南教育水平相对较落后,全国百强院校只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整体科研教学水平较低,对本省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有限,逐渐导致省内高精尖子生源外流,造成专业人才缺口量大。
农民知识水平较低。网络知识有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直接造成了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儿童和妇女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且劳动力素质偏低,他们接受外界信息能力较弱,难以吸收。消化互联网下的新技术。三。河南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应秉承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制定出台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电子商务下产品的纠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提供法律基础,加强依法治国建设。制定出涵盖个人隐私保护。电子交易。电子支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及消费者权益保障等全方位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促进全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其次,完善政策扶持引导,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减税。减免房租水电费。提供低息免息贷款等实效性强的利商政策吸引更多的电商企业或品牌代理商入驻农村市场。同时,对农户及小微创业者要加大对其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以村委单位,利用黑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简单明了地宣传策略扩大农民对电子商务的熟知度,在此基础上,县乡政府应借鉴示范点的成功运营模式及本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路径。最后,应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资力度,在财政预算上,增加农业总量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优化财政资源整合。同时,加大各种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业补贴标准,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惠,扩大农业补贴范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
(二)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农业“的重点在于加强河南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依托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加快156“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努力建成一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体的数字新型农村社区示范项目。
借助宽带中国“战略,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运用其重点在于扩大广大农村领域内农村家庭计算机。移动手机等互联网接入设备以及宽带光缆。移动通信基站等的铺设覆盖。加快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产品网络信息推广。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是当前河南转变农业现代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政府必须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扩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效率利用互联网。移动网络。手机通讯。电视电话等建立和不断完善新农村的信息网络。在完成指定宽带建设任务以外,各地电信企业可以结合光进铜退“和4G网络覆盖等战略来发展农村宽带网络。
(三)强化互联网与农业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挖掘农业全产业链能力,形成互动性。融合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产业链上游,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性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准确。权威的农业市场信息及农业生产信息,以便于制定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及农产品营销策略组合,杜绝农产品滞销,保护农户的经济利益。其次,搭建安全的农资电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打破传统农资流通体制,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让农民真正享受互联网的实惠。在农业生产产业链中游,政府应重点支持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运用。以发展精准农业与架设物联网设备为重点,提高机械化水平。突破物联网技术的瓶颈,研发使用门槛低,即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软硬件设施。在农业产业链下游,应鼓励互联网商业巨头下沉农村,与县乡政府合作投资共建农村电子商务园区,创新农村物流模式,改善农村物流环境,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线上与线下共同发展,以逐渐改善农村传统的营销思维与支付习惯。
(四)整合现有资源构筑农村物流现代化
综合15个国家级综合示范县(市)及2个省级综合示范县(市)对于县域物流体系的改造经验,政府应依托前期工程的建设成果,着力扩充试点的物流覆盖面并积极推进县级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由电商巨头牵头,在各个县域内设立大型物流中转站,主要负责将各个物流企业的快递集中,然后根据各个快递的地域不同进行分类,而不再以快递的物流公司名称作为分类的依据,从而降低单个物流企业铺设网点。增添劳动力的成本。其次,由县城的物流中转站为各个乡村配送点,即农家店进行配送。为了盈利,物流中转站建成后也可向其他物流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回收前期投入。保持长久经营。新建的农家店选址可依托乡村超市或者是家庭便利店,这样可以在配送点选址交通相对比较便利的情况下,大大降低配送点的运营成本。配送点数量应足够多,这样才能有效地将配送范围覆盖整个乡村地区。农民家中一般自备有交通工具,时间也很充裕,因此,大可到农家店自行提货。其好处一是充分整合资源,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二是利用农家店的信息化改造为互联网电子商务宣传造势,由线下服务逐渐培养农户家庭线上的操作习惯,以利于互联网+农业“的深入发展。
(五)创新农民教育方式提高农民信息化知识水平
政府对于人才建设的制定要建立在本地人才培训。原籍人才回流“的原则之上,采取市农办牵头。社会培训机构承担。市县两级实施“的培训合作模式。结合互联网+“大趋势划拨专项电子商务培训资金,并与大。中专院校或相关企业合作,培训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业务技能,特别要有意识地培训一些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人员。合作社社员,让他们成为拥有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市场主体。积极支持当地设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园区),通过其设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中心,针对园区内电子商务企业的需要,提供网络客服。美工设计。仓储物流。运营推广。平台建设。物流管理等方向的岗位,培养尽可能多的高素质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扎根家乡,从事农村电商行业。培训部门应该结合实际,对接市场,着力研编出一套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大力研发智能终端的在线课堂。互动课堂以及认证考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平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移动化。智能化,免费进行绿色证书“培训。鼓励电子商务平台设立培训机构,如淘宝大学。百度营销大学等,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专业培训,以加速培养出适合农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型。商务型和战略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着力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河南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探讨
河南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探讨【4496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