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8-2167-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8。063
Abstract:Bas论文网edontheinterpretationofthe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industrialclusterandthecaseofHenanprovince,thedevelopmentmodelsof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industrialclustersuchascharacteristiccropproduction,characteristicgardening,characteristicanimalhusbandry,characteristicfisheryandcharacteristic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yweresummarizedindepth。Finally,countermeasuresofexploringlocalresourceendowmentadvantagestimely,fosteringcharacteristicsleadingenterprises,establishingconstraintsincentivemechanism,perfecting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andreinforcingcooperationanddepartmentlinkageandstrengtheningpublicityof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industrialclusterdevelopmentwereputforwardto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industrialcluster。
Keywords: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industrialcluster;Henanprovince;developmentmodels
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稳粮强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最终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因此,以河南省为例研究探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特色,即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国际经合组织(OECD)则认为,集群“就是由强烈地相互依赖的企业通过一条增值的生产链联结而成的生产网络“[1]。
农业产业集群由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农场投入制造三个子集群系统(Sub-clusters)构成[2]。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就是各类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及与其关联的二三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发展的现象(图1),具体可划分为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以及文化创意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2南街村特色种植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河南省临颖县城关镇南街村地处豫中平原,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港澳高速公路。全村920户,3400余人,耕地133。7hm2,总面积1。78km2。其村办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辖26个公司。厂(队),其中5家合资企业,企业总资产27。9亿元;拥有员工8362人;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5亿元。
南街村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抓好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在农“字上大做文章,围绕优势农产品――小麦,形成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小麦→麦地田边地埂→种植花椒树等→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土地→利于小麦生长;小麦→麸子配制鸡饲料→养鸡场→鸡粪等→肥田。促进小麦生长。二是围绕农业上工业。小麦(鸡蛋。鸡肉。花椒等)→创建面粉厂。调味品厂。食品加工厂等→形成以面粉(小麦。鸡蛋。鸡肉。花椒等)为原料的龙头产品――方便面。锅巴。啤酒。调味品等系列产品;围绕龙头产品带动旁侧产品――彩印。包装等。三是抢占市场,发展相关产业。利用临颖县城较好的城镇基础设施和紧邻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便利的交通要道条件抢占国内外方便面。锅巴。啤酒。彩印。包装等市场;围绕中国惟一红色亿元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图2)。
3鄢陵花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鄢陵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南北花卉引种。驯化的理想基地,具有天然的地缘资源优势。鄢陵于汉初置县,花木栽培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围绕花木优势产业,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使鄢陵县花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表1)。2008年鄢陵县花木产业种植面积已达38667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百分号,创产值2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百分号。花木专业村已由原来的4个发展到122个,专业户达1。8万户,花木种植品种由原来的400多个发展到2300多个,花木企业由1959年的1家国营园艺场发展到目前的各级各类企业577家,其中38家具有国家颁发的二级。三级园林绿化资质证书。花木从业人员已达10万人以上,花木年生产能力达到13亿株(盆),已形成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4大系列产品,产品行销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成为中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3],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中国花卉之乡“。鄢陵花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已形成以龙头花木企业为核心,花木产品研发。花木销售中介。花木生态休闲旅游。花木会展等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图3)。4襄城生猪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脉东段,地势西高东低,中南部接黄淮平原。襄城县根据自身地理优势,依托雏鹰农牧集团等龙头企业规划建设襄城生猪特色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位于伏牛山南麓,以紫云镇为核心区,东西长10余公里,总规划面积36km2,辐射湛北。山头店。十里铺。茨沟。库庄。王洛等7个乡镇,控制区域457km2,力求通过培育雏鹰农牧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乡村6000个中小规模猪场发展,实施集散为整。统一管理。首先形成了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以沼气为纽带,畜牧业。林果业(各种林木。有机林果等)。种植业(有机蔬菜。有机粮食等)等农业内部一体化的集群发展模式。其次是进一步延长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链条,与二三产业有机衔接,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农工商贸旅游共同发展的生猪养殖特色产业集群(图4)。
5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郑州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是以黄河鲤鱼养殖带为核心,延伸至水产品健康养殖业。精深加工业。观光休闲业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沿黄河的中牟。巩义。荥阳。金水和惠济等5县(市。区)。目前,荥阳市王村镇沿黄滩涂地带的黄河鲤鱼养殖已发展1000hm2,是中国仅有的2个国家级无疫区重点示范区之一,并尝试开展鱼塘水上种菜。鱼塘水上垂钓休闲以及水产品深加工项目。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将带动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基地。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水产科技示范园区和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对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渔业产业集群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图5)。
6王公庄画虎特色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历史上土地贫瘠,以种植业为主,属典型的欠发达农业区。现在的王公庄村却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是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村。河南省特色文化(绘画)村。该村现有1366人,其中从事绘画产业的达700余人,占51。24百分号。这里家家有画室,户户有画家,夫妻画家。父子画家。姊妹画家以及三世同堂作画者比比皆是。此外,村里常年还有100多名侯鸟型“画家,数百名在王公庄当学徒“的邻村画师。画工。仅王公庄村就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6人,河南省国画家协会会员8人,商丘市美术家协会会员36人,民权县美术家协会会员208人。2008年,王公庄村创作画品6万余幅,产品也由虎画“单一品种,创新发展到山水。仕女。花鸟鱼虫等多种作品,尤以百虎。百鹤。百马。百鸡。百鱼等百字系列绘画作品最为突出,并向油画。烙画。刀画。麦草画等领域拓展,同时开发出绘画工艺品。蛋壳彩画。工艺雕刻等相关产业,进一步拉长了文化产业链。其他与绘画相关行业,如人员培训。画框。画盒。字画装裱。工艺虎制品的生产销售等也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现在全村共有虎头帽。虎头枕作坊6家,字画装裱店4家,专业绘画经纪人26人。王公庄村30百分号的作品销往孟加拉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其余的在北京。上海。汕头。广州。西安。郑州。济南。大连。哈尔滨等国内大中城市销售,年创收入2500万元。王公庄村绘画创意产业已辐射到周边的任庄。李馆。相府营等村,带动周边河南。山东两省的民权。兰考。曹县等三县数千名农民创作或销售画品,初步形成了以王公庄村为中心的绘画创意产业集群[4]。
7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1)影响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特色资源禀赋。国内外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发展。名优品牌效应。专业技能传承创新(包括集群文化)。政府规划引导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二三产业发展前景等,与传统二三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资源条件。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家人才。国际企业转移等)有着较大区别。
2)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基础是各地区所拥有的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及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与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核心制造企业有着本质区别。但引入工业生产经营理念。培育涉农龙头企业。推广特色农业科技成果。拉长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增加特色农产品种类(依据市场需求趋势)。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绿色有机)。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特色农业竞争能力等仍是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经营之道。
3)因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以及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不同,必将形成不同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4)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不断形成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加快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1)及时发掘地方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寻求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加快制定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有序发展。
2)培育壮大涉农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积极培育引进有利于农业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涉农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3)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及时出台支持农村能人“辈出。涉农龙头企业发展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壮大的扶持政策和相关实施细则,通过制定激励措施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和完善科技服务社会化体系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4)制定完善涉农法规制度。立法部门。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法规条例,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法规制度,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5)切实加强部门联动合作。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合行动。产学研各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形成立法部门。政府部门。研究院所。各生产主体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协同一致。
6)加大增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宣传,增强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需要。引导农民公开。公平。公正。合理。合法。有偿。有序地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集约经营,形成各类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應用研究【3974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