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贵州省土地茬农业中的利用现状分析【4466字】

时间:2023-07-09 09:01来源:毕业论文
贵州省土地茬农业中的利用现状分析【4466字】

贵州省土地在农业中的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源泉。指出土地是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在人


贵州省土地在农业中的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源泉。指出土地是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中是如此的重要,然而,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存在供给的稀缺性和规模报酬的递减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效率在人类生产发展中是值得关注的论文网问题。由于贵州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状况与全国其他省域不同,所以,土地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探讨贵州省域土地对农业的影响,统计希冀能对贵州省农业经济的发展给出一种经济学上的合理解读。

一。土地概述

经济学上讲的土地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土地不能像其他的生产资料一样通过劳动来创造和增加其数量,所以,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土地具有与其他物质生产资料相区别的特性,具有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的区位性。规模报酬递减的特性。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于土地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但由于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具有不可复制性,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是固定的,人类不可能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或改变制度因素而增加土地。

土地利用的区位性:不同区域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性质,其生产用途和生产力会产生差异,人们根据不同区位的土地用途和生产力差异,进行适宜性的生产活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土地的报酬递减性:规模报酬递减的规律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但也适用于土地的使用性质。由于土地的不可复制性的,因此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时,在达到一定阶段之前,产量会随投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但是当投入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能新增加的产量会越来越少,最后会减少为零,甚至成为负值,也即规模报酬的递减。

二。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其水平的高低与土地的利用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在传统农业中,土地要素的投入及其生产效率为农业的持续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衡量农业及其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柯布―道格拉斯农业生产函数中,土地。资本。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投入要素,在不同的时期,每一种投入要素对农业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本文主要前人的研究,总结土地要素在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试图从中找出一些经济学的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政策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户可以承包土地,对土地有使用权限。与之前的人民公社化不同,土地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土地要素的投入对农业生产起着积极的作用。Lin(1992)对1978~1987年28个省的土地(耕地)。劳动。资本等投入要素作了计量估计,结果表明,土地。劳动。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67。0。13。0。07。在改革开放的十年里,土地(耕地)投入对农业产量的影响要高于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这表明,可以通过增加耕地的面积提高农业产量。HuandMcAleer(2005)使用1991~1997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估计了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估计结果显示:劳动。机械。化肥和土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为0。237。-0。1976。0。290和-0。1347,农业对土地的贡献开始呈现出负值,单纯的增加土地对农业的增长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反而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土地投入对农业的贡献率在不断下降。辛翔飞。秦富(2005)利用1988~2003年中国30个省劳动。物质费用。土地的面板数据对农业产出弹性的估计发现,劳动力资源的弹性为0。1066,物质费用的产出弹性为0。4890,土地的产出弹性为0。2659,辛翔飞。刘晓昀(2007)针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实施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进行的生产函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性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劳动。物质投入和土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71。0。213。0。068。吴玉鸿(2010)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依赖性,结果表明劳动投入对农业产出弹性为0。50,资本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弹性为0。43,而土地的贡献不显著。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土地本身的收益递减性决定了土地投入对农业的贡献呈现负相关关系。翁丽君。王君等(2008)利用C-D函数分析福建省农业生产要素的贡献,对1990~2005年来主要农业生产要素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作定量分析和测算,结果表明,土地投入弹性为-1。96,土地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呈反方向变动,土地投入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态势。这是因为随着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福建在统计年间基本实行土地分散经营,在劳动力。资金。技术。制度等要素不变条件下,生产上每增加一定土地,一定的劳动力。资金。技术就会分散在更多的土地上。土地由于边际投入的相对减少,其边际产出将下降。所以,造成土地对农业总产值呈负方向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边际产出的相对减少,而造成边际产量减少的原因在于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余霜。李光(2012)用实际农作物耕作面积代表土地投入,对四川省泸县的投入要素与农业经济的增长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长期内,泸县土地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反向影响,两者在统计意义上有因果关系,即土地投入的增长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再是投入量过多,而是由于投入量不足,土地投入相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其他要素的投入是短缺的。这说明泸县存在越来越多的耕地没有用于农业生产,许多耕地被用在非农领域的现象。但在短期内,通过误差的修正,土地投入的增长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修正后的土地投入弹性为-1。2185。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得到这样的规律:在传统生产的额初期,土地对于农业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地是一切生产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要素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地贡献,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规模报酬表现出递减性的规律,土地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开始表现出不显著,甚至出现负相关的情况。尽管土地对各地区农业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土地对农产品实物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因为产量和货币性的农业产出存在差异。

三。贵州省土地概况

根据2010年贵州省土地变更调查结果,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0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百分号,在全国28省市自治区中居16位。

系统学的观点来看,贵州土地类型至少可以划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和坝子四类。山多平地少,地面崎岖破碎,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土地类型绝大部分属于谷地,丘陵山地的组合。山地是贵州省一个庞大的土地系统,其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7。18百分号,丘陵。高原。坝子的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56百分号,1。28百分号,1。41百分号。

(一)贵州省耕地总量及其变化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汇总表1999年全省耕地面积7595。59万亩,人均耕地2。08亩,为全国人均耕地的12。8百分号,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均耕地的17。5百分号。在大于25度的耕地退耕后,全省耕地面积还有5691万亩,人均耕地1。56亩,农业发展潜力很大。另一方面,贵州省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从1983年的0。96亩下降到2008年的0。645亩,远低于同时期全国人均水平。

由于贵州省土地类型多样。且山地多平原少,因此耕地面积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贵州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01年贵州省的耕地面积为7142。39万亩,2008年减少至6549。37万亩,2010年又增加到6849。45万亩。贵州省耕地面积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在过去十年时间里,耕地面积减少了292。94万亩。其中,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2001~2003年贵州省耕地面积减少的幅度较大;2007年到2008年耕地面积的变化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增多,耕地面积减少幅度大;为响应国家对耕地保护的政策,2008年以后贵州省耕地面积开始增加,增加的耕地面积主要来源于土地的开发。农用地调整和复垦。

(二)贵州省农用土地利用现状

贵州省山高地陡,宜农地较少,耕地面积有限,根据贵州省2010年国土资源公报数据,农用地为22257。97万亩,其中林地面积为13493。58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61百分号,其次为耕地面积6849。38万亩,占比31百分号。而对比200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可以看出:2010年贵州省的农用地减少了13。50万亩,除了耕地和其他农用地较2009年又增加外,其余的土地类型都呈现下降的趋势。

另据2008年国土资源厅变更调查统计数据,全省耕地面积共4485。30千公顷其中,灌溉水田809。17千公顷,望天田618。98千公顷,水浇地21。3公顷,旱地3036。74千公顷,菜地20。36千公顷。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7。7百分号,水田面积占18百分号,自然耕作条件处于劣势。因此有必要加强灌溉条件。

(三)贵州省农用土地灌溉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增加水库的数量,耕地灌溉面积也不断增加,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省的耕作条件。随着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贵州省农业生产总值也在增加。2010年贵州省水库总数2073座,有效灌溉面积从2007年的779。66千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1131。72千公顷,增长率达到45。16百分号,相应的农业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2741。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602。16,增长率67。85百分号。

为了更好地理解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最小二乘法对现值的农业生产总值和有效灌溉面积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989599,拟合优度是很高的,灌溉面积与农业生产总值存在着很大的关系。然而,如果灌溉面积为零或是很少时,农业从生产总值为负数,显然不符合生产实际。而用不变农业生产总值和有效灌溉面积拟合时,得出的拟合优度没有之前的高,但是拟合效果也是很可观的,并且拒绝常数项的解释。这是比较符合经济现象的。

(四)贵州省农用土地后备资源现状

贵州省后备资源潜力大,可利用的耕地面积有限,贵州省的土地结构中还存在大量的未利用土地,根据2010年贵州省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贵州省未利用土地面积3310。24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2。5百分号。

贵州省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4~16℃,农作物宜于一年两熟,部分地区(荔波等地)可达到一年三熟。1996年贵州省复种指数为157百分号,2011年贵州省复种指数下降为120百分号,低于全国复种指数133百分号。导致贵州省复种指数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农业劳动力的缺乏,导致大量农用耕地闲置。

张慧,韩敏等在贵州省农用地(耕地)的产能核算与分析中,根据贵州省农用地(耕地)产能核算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从农用地的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3各方面对贵州省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贵州省农用地平均理论单产为9864。12kg/,可实现单产平均为6528。46kg/,实际单产平均为3100。26kg/,全省农用地平均实际单产仅为可实现单产的47。49百分号。通过增加物质和技术的投入,实行科学种田与政策支持,全省农用地的单产水平,仍有成倍提高的可能。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贵州省土地(耕地)的基本现状,主要表现在:第一,贵州省耕地面积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至2008年贵州省的耕地面积逐年是的下降的,自2009年后,通过土地整治,耕地面积开始上升;第二,农业土地利用情况:林地和耕地占农用地的比重大,前者能占到农用地面积的60百分号左右;第三,近几年来,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和灌溉条件的改善,尽管农业生产总产值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由于大量耕地存在闲置,导致复种指数低下;第四,贵州省耕地资源潜力大。

虽然土地投入对农业的贡献并不显著,但是并不代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忽视耕地,守住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及其生产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土地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发二号“文件精神,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是贵州省农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贵州省土地在农业中的利用现状分析

贵州省土地茬农业中的利用现状分析【4466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424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