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有效措施
一。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1。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论文网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供产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
2。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
二。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循环农业经济是循环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所谓循环农业经济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中,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形成农业的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三。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水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百分号左右。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干旱性突出,全国约2/3以上的农业生产需要灌溉。因而,农业灌溉用水比例一直保持在农业用水量的90百分号以上。近年来,由于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对地下水超额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土地沙化。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却十分严重。据统计,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75,约有一半以上的水资源被浪费。因此,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2。环境污染问题明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农产品质量。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认识到化肥农药简单。方便的好处,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畜禽粪便乱堆乱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未经处理的畜禽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养殖场会产生大量含有氨。硫化物。甲烷等有害物质的恶臭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3。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的新型经营机制,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就农业产业化水平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农户参与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化组织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带动。辐射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农业产后的副产品利用率低。
4。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09年中国耕地的总数是18。26亿亩,已经接近18亿亩“红线“警戒。国土资源部2001~2008年耕地面积数据显示,8年间,中国耕地减少1。25亿亩。如果不加以控制,按照每年平均减少的数字,2年就会突破红线。人多地少是基本的国情。但是,农业生产方式仍停留在粗放式经营模式上,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仍然以人畜力为主;农业科技体系不完善;经营方式仍以家庭为单位,缺乏规模经营;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
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
1。出台政策,加强指导。
首先,推进循环农业立法进程,出台有关限制性法规和补偿性政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农民。企业和政府在推进循环农业建设中的责任与义务,以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和技术补贴机制为切入点,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和公众行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其次,建立乡村物业管理法规体系,构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实施物业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发挥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而且有利于转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式,对推进农村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利用。培育和壮大农村环保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技术创新,提升能力。
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首先,要加强农业技术开发,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开辟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在科技与政府。农户间搭起一座桥梁,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创造有利条件,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试验基地和转化基地,为农业科研与生产结合和创新提供切入点,也为整个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生示范作用。其次,要促进农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农业专业化分工可以分为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支持与开发。农业服务等几大部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其在各自领域内的特长,促进农业整体的专业化分工,改变每户农民“小而全“的耕作方式。
3。积极培育循环农业经济载体。
要像建设工业园区一样搞好循环农业经济示范园区建设。一是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项目集中到园区中来,形成特色和绿色产业带,实现有害污染物质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加强园区设施与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高效化生产;三是注重农产品良种。良法配套,完善农产品高效。优质。高产综合生产技术体系。
4。资金投入,完善体系。
建设循环农业经济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没有资金投入,经济效益就难以显现。因此,各级政府的支农资金预算,要适度向循环农业倾斜。其一,各级政府应设立循环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循环农业技术的培训。应用和推广;其二,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增加贷款额度,支持循环农业建设,特别要适度增加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额度,综合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和农业;其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结合,多层次。多元化的循环农业建设投资体系;其四,要探索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投资。金融。价格。财税和收费政策,改进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
简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有效措施
简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洧效措施【2743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