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业植物保护的路径策略探析
农业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或少受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植物保护存在广义和狭义的保护对象,前者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各种植物,而后者则是论文网指人类的栽培作物。农业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因此,植物保护工作的任务就是持续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危害,减少有害生物造成的灾害损失,尽力挽回可能损失的产量,确保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和优质高效。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前,人类与植物病虫草鼠害作斗争主要依靠经验:十九世纪中期以后逐步进入了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开展防治的阶段,与此同时也给植物保护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农业生物灾害的防治进入了重视依赖化学药剂防治的新阶段,防治效果明显提高。但长期使用药剂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出现了如农药残毒污染环境和人畜健康,病虫产生抗药性导致病虫再猖撅等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药的使用。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提出了综合防治的策略,加上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引入,人类对各种农业生物灾害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入,使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更加有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植物保护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广大植保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带动了防治技术的长足进步,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异常气候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害生物灾变因子的复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引发有害生物传播流行几率的提高,及全球农作物生物灾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植物保护防治减灾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一。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理论研究
农业植物保护的目的和出发点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能力,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植保投入产出比,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制定植物保护方针和策略的科学依据。农业植物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植物保护的减灾成效需要系统内各要素的有机协作;植物保护的投入产出比具有一定的经济阑值;植保管理在可持续农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植保管理,可提高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植物保护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政府应进行必需的投入,建立公共植保体系,积极承担必需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热菔悄鼻缶?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综合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资源的代际公平是指资源在代与代之间进行公平分配和使用,代际公平既是伦理学的命题,也是经济学的规范。植物保护在发挥稳产减灾促进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植物保护能否可持续,不仅关系粮食生产的发展,还关系着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生产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了使粮食生产的植物保护兼顾经济。社会。生态需求,实现经济和社会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通过各项措施,优化植保技术,努力提高植保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
二。强化农业植物保护的政策建议
1。实行公共植保。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较为突出地存在着预防能力不足和农药使用不经济不环保的问题。其主观原因是植保科技创新与应用不够。植保管理不到位和生产者科技素质不高。这些问题既是植保系统内部的主要矛盾,也是对公共植保要求最迫切的主要问题。政府要带头履行好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注重粮食生产及其植保减灾的生态特性,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新型植物保护体系,着力解决粮食生产植保系统中的主要矛盾,提高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能力。比如,政府可创新性建立植物保护合作化补偿金制度,大力推行合作化专业化植保技术服务,破解可持续植物保护的发展瓶颈。
2。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植保减灾能力。植保减灾是粮食生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粮食生产系统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或于扰植保减灾这个子系统的运行,并对粮食生产系统作出反馈。根据植保减灾成效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用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营造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生态环境,遏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危害;另一方面用于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加强培育抗性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大力研究并突破提高化肥。农药和农机等科技性物质投入产出比的关键技术,化解石油农业“带来的恶性循环,优化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和作物本身的抗逆作用,实现粮食作物的健康栽培,从而确实增强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能力。
3。实施差别化植保策略。防控不同有害生物的植保策略,相对其它有害生物而言,目前粮食生产中虫害的植保减灾率最高,年际间的变动幅度最小,但是农药用量最多,因此,防控虫害的植保减灾策略应当是巩固主要虫害的植保减灾能力,加强次要虫害的防控,着力培育抗虫粮食作物品种并提升预测预报能力,研发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减少农药用量。由于粮食作物病害的植保减灾难度最大,年份间病害发生变化也最大,植保减灾成效最不确定,因此,粮食作物病害的植保减灾策略重点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病害的发生及流行规律,研究培育多抗性的粮食作物品种,因时因地。科学灵活地运用宏观生态治理。微生态治理和分子生态治理的植保技术措施,营造出健康的可持续的粮食生产生态经济系统,促进作物自我健康,提高作物系统的抗御力,打破有害生物的发生。流行对寄主/介体及其环境条件的绝对依赖性,大大减少农药施用量,达到植保减灾的目的。草害的植保减灾策略应当是加强草害的植保投入,及时防控农田杂草发生及危害,避免草害与病虫害和鼠害联动发生危害。近年来鼠害的植保减灾率虽然快速提高,但是鼠害的植保减灾成效仍然最差,相对而言反而逐渐不受重视,成为植保减灾的薄弱环节。由于鼠害不仅危害粮食生产,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及健康。因此,粮食生产的鼠害植保减灾策略是将农区灭鼠作为植保工作公益性。公共性的任务来抓,让全社会认识农区灭鼠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开展农田统一灭鼠活动来做好鼠害的植保减灾。水稻病虫害的植保策略是遏制病虫害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防控和管理进行更为深入的全面的研究,防控次要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实现标本兼治,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成本。小麦病虫害的植保策略是加强小麦的植保减灾工作,尤其是提高对小麦病虫害发生规律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减少病虫害危害造成的小麦粮食产量波动。玉米病虫害的植保策略是要全面加强玉米的植保减灾工作,适当增加农药用量,提升玉米的病虫害防控能力,减少病虫害危害造成的损失。
强化农业植物保护的路径策略探析
强化农业植物保护的路径策略探析【2801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