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2113字】

时间:2023-07-14 22:02来源:毕业论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2113字】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为解决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指明了方向。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类型

农业经论文网营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个人和组织。而新经营主体则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2012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它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目前,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指出,新型农业(含林业。渔业,下同)经营主体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

相对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特征:(1)规模上是适度规模和专业化生产。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多局限于家庭,规模较小,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具有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生产技术水平高。(2)经营方式上是集约化经营,传统家庭经营方式多停留在靠天吃饭“状态,而新型经营主体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意识,能够实现对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都比较高。(3)价值取向上,传统经营主体,虽然也面向了市场,但因生产经营能力很低,多是被动地受市场行情影响状态;而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高,能主动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绝大部分产品都要进入市场,能够和市场实现有效衔接,商品化率和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农户。(4)劳动素质上,尽管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农民,但前者素质过低,而后者则职业化。

二。现阶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必然性

(一)顺应了农村体制改革发展趋势的历史必然

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农村改革,确立了农户在农业经营中作为微观主体的基础地位,激发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农村生产力,实现了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自给自足,从总量基本平衡到多年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传统的小规模。自给半自给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很难形成规模经营,很难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破坏也很难从宏观上进行干预和治理。因此,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三十五年的发展,从当前情况看,业已具备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和条件。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填补传统农户分化造成的缺失,构建包含多元化经营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中国农业发展趋势看,中国农业将向规模化趋势发展。过去,农业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比较小,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2006年的第二次农业普查显示,中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户每户经营9。1亩耕地,每个农民只经营5。2亩地。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农业,净收入很低。这样的收入没有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就没有办法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正在加快,农业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历史必然

1。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迫切需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农业发展乏力问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需要加快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土地资源紧张,加上生态文明建设迫切要求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组织程度,提高科技含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市场化和国际化迫切需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正在逐渐从计划走向市场,并逐渐走向国际。自2001年加入WTO后,农业对外开放程度迅速提高,农业市场受国际供求和价格波动影响日益明显,农业产业受到明显的冲击。加之国内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农业市场面临更多的不确定的因素。以传统农户为生产主体。以众多分散农民经纪人为购销主力的农业经营体系,无论是面对剧烈变化的农产品市场,还是面对数量庞大的进口农产品冲击,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程度,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成为应对市场风险和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总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国内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以小农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提出了双重挑战,迫切要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2113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509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