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打造现代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伴随着人类的共同劳动而产生的。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现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很多,但核心内涵大同小异。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其所著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一论文网书中给企业文化的一个定义是: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在企业管理的联系
1。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体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儒释道互补。其他诸子百家为辅为基础形成的一种人伦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不谋而合
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及佛家文化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原则是相通的。如儒家尊仁德,道家讲无为而治,法家严赏罚,兵家重谋略,佛家信因果等,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思想,可以指导企业家和员工更好地做人做事。互敬互爱,忠于职守,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竞争合作。
经济大国日本,其企业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儒家思想与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相结合的产物。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粹――大和精神“,就源于儒家的人本文化。西方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给北京光华德鲁克研究会上讲到,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可见,传统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根基。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建设现代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企业已逐渐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就整体而言企业文化建设仍不尽人意。主要体现在:
1。企业文化建设处于低层次,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趋势
企业及企业家的小我“观念,短视行为,使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缺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民族振兴而做企业的大我“境界。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处于被动状态。一切以经济为中心,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靠智慧赚得小赢“。
2。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收效甚微
有些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理解片面。一方面表现为,认为搞文体活动。贴标语。出版报,搞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企业文化了。当然,这些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员工压力,增强了凝聚力,但是并没与深入人心,没有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员工和企业家的道德问题,重情疏法。见利忘义。腐败堕落的现象依然严峻。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脱节,其结果是各搞各的,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无的放矢,意义不大。
3。盲目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消化不良
企业文化是美国人在研究日本经济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提出的,之后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成为指导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圣经“,造就了一大批世界一流企业。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企业界的有识之士,大胆引进西方及日本的管理经验。盲目的崇洋媚外,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舶来品“未经改造,导致消化不良。
4。古为今用,脱离实际
如今,国内弘扬传统文化热情高涨,重新认识到圣贤文化的教化作用原本是好事,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的时代性。有一些企业家,一厢情愿地在企业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完全复古,显然是与现代企业。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
四。传统文化精粹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借鉴
1。弘扬创新文化,谋求企业长远发展
易经开篇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君子处世,应该像天一样,坚强刚毅,奋发有为,永不停息;易经还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指事物处于穷尽局面则必须变革,变革后才会通达,通达就能长久。这句话强调事物的动态的。发展的,重视事物的新生。更新,主张积极变革;礼记中提出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则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GM化。这些思想成为历朝历代人们变法图强。力主创新的理论依据。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动力源泉。企业要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培育有利于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首先,企业必须构建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给创新者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其次,要营造民主宽容的氛围,鼓励探索,接纳挑战,宽容失败。让创新意识成为员工的价值取向,让创新行为成为
习惯。
2。弘扬仁爱精神,打造战无不胜的企业团队
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心灵的慰藉。对于企业,可以借鉴儒家的仁爱“思想作为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实现对内强化团队凝聚力。领导与员工之间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能单纯把员工当作赚钱的工具。领导者实行仁爱管理,从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爱护员工。尊重员工,激发员工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员工之间相互关心,才能精诚合作。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企业战无不胜。3。弘扬传统诚信文化,让企业流淌道德的血液
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的诚信,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到了儒家那里,信“成为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治国做人,都离不开信“: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民无信不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信“的基本思想,并进一步把朋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和伦常规范。荀子也把是否有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在许多方面都各有主张。但不论是那一个学派,对诚信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历代商人都尊崇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以义求财“。欲而不贪“的基本道德。
以传统诚信为本的伦理规范与当代市场经济中信誉至上的原则是相通的。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讲信用,重信誉,是其根本要求。在商品经济时代,有些商人见利忘义,道德沦丧。做假账。夸大宣传。地沟油“。毒奶粉“等让那些黑心的企业名誉扫地,永难翻身。诚信,就是要让企业流淌道德的血液。
诚实守信价值观的弘扬,有利于培养和形成人们的信用意识,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良性运转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4。弘扬传统和合“文化,追求和谐发展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和合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到了春秋末年,孔子更是把它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强调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等,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对天地自然。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和合现象作大量观察和探索,提出了和合的概念,对和合现象作本质的概括。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合,指融合。合作。二者连起来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各个事物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组合,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初期的大鱼吃小鱼“似的残酷竞争中碰壁了,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于是竞争合作“。合作竞争“等概念应运而生。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出了和气生财,合作制胜“的企业和合文化
思想。
和合文化是调节人的内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良药“,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文化源泉。现代企业要弘扬和合精神,选择和气生财,合作制胜,和谐共生“道路,才能真正做到双赢“,并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要和睦。企业与客户之间要和气。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合作。企业与环境之间要和谐。在具体管理活动中,采取多元化“。差异化“战略,避免你死我活的竞争,力求把蛋糕做大,实现双赢“;牢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恩并回馈消费者;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五。借鉴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企业文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传统文化应采取扬弃“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演化,在历史长河中巨浪淘沙,不可避免有陈旧过时,甚至是文化糟粕。在建设现代企业文化时,首先要区分其中的积极和消极的因素,不能全盘复古;其次,中国的传统文化多为哲理,在指导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时,必须将其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再次,在建设现代企业文化时,还要引进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古今中外兼收并蓄,有机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2。企业家应该率先垂范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教授沙因认为,企业领导者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建和管理文化,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要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让他们在企业文化中起组织。示范和推动的作用。企业家的思想。行为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家们应该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自己,培育自身高尚的道德。远大的理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率先垂范。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很好地掌握它绝非易事,而要将它应用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更是不易。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躇而就,它需要企业家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从企业的高层领导到中层领导再到基层员工逐级的传递,在实践中潜移默化。
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打造现代企业文化
借鉴中國传统文化精髓打造现代企业文化【3914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