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社会心理因素探究(3)

时间:2023-07-15 22:00来源:毕业论文
3。个性化 从传播内容上看,自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内容极具个性化。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想说的发表出来。例如同一则 新闻 ,有十个

3。个性化

从传播内容上看,自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内容极具个性化。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想说的发表出来。例如同一则新闻,有十个人参与、传播就可能有十种不一样的声音。相比较而言传统媒体基本上无个性化可言。

4。事后控制

    从内容控制方式上看,自媒体平台是以“先出版后过滤” 的控制方式运行的。绝大多数的信息、言论是在发送出去之后才来进行监察过滤的,这是一种事后控制。而传统的媒体是要在编辑部审核过关后方能发表面向大众的,这属于事前控制。

二、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概述

在我国,网络暴力的出现几乎是与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在2006年发生于论坛的“虐猫女”事件和“铜须门”事件一般被认为是我国网络暴力出现的标志。十多年过去了,网络暴力并没有减少的趋势。比如近年发生的比较知名的事件有“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陆家嘴事件”等都提醒着人们,网络暴力还潜伏在各各角落,机缘成熟时就会被触发。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

本文认为: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平台上对他人有目的或无意地使用非理性言语攻击乃至扩展到现实里的行为性干扰,造成他人心理、生理、社会生活等方面伤害的群体性行为或个人间行为。

(二)网络暴力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类型的网络暴力,如下文所言。但是这些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同一件网络暴力事件,可以既是群体型又是无意施暴型,或者既是个体型又是言语攻击型。

1。群体型与个体型

根据网络暴力参与规模,可以分为两类:群体性与个体型型。

例如获得大众高度关注、一时轰动的“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此类网络暴力网民集体参与,非个人之间的行为。意思是此类网络暴力往往是众多的施暴者针对个别受暴者。所以称之为群体型网络暴力。这一类网络暴力是被绝大多数网民认知并谴责的,大众普遍了解此种网络暴力。

但浩瀚无边的网络上还有许许多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网络暴力行为,它们因为没有吸引眼球的爆点所以不被大众关注,没有形成某个事件,所以不被了解。而他们多数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暴力行为,非群体参与。即是个别的施暴者针对个别的受暴者,施暴者同时也是受暴者,受暴者也是施暴者。所以称之为个体型网络暴力。如事后被曝光的“贴吧两人互骂一年”的帖子就属于个体型网络暴力。此类也属于网络暴力的一种表现,但它很多时候不被重视。文献综述

2。故意施暴型与无意施暴型

从动机、出发点上看,可以分为故意施暴和无意施暴。

即有的网络暴力是有施暴动机的,是施暴者有意为之的。有的则非以暴力伤害为出发点的,而是围观群众无意造成的。这里仅列出分类,不就此问题进行过多分析,留待下文动机分析时细说。

3。语言攻击型与行动攻击型

根据网络暴力的手段,可以分为语言攻击型与行动攻击型

语言攻击型网络暴力是指由调侃、奚落、戏谑、谩骂等口头伤害组成的非理性言语攻击。也叫线上攻击。

行动攻击型是指由人肉搜索、揭露隐私、电话骚扰等现实手段等组成的行动性干扰。也叫线下攻击。

在群体型网络暴力中,施暴者群体往往是言语性攻击和行动性干扰组合使用,在个体型网络暴力中则多是施暴者与受暴者互以非理性言语攻击为主。 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社会心理因素探究(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557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