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石油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发展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是企业和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反映企业的追求。形象和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责任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论文网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和职工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和职工实现共同追求和企业目标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境界,是企业管理理念和水平的提升。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
1。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积累与沉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使企业发展目标与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相一致,充分体现让职工共同享受企业发展成果的理念,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自我约束能力,用企业文化这个无形资产,去调动和激励全体职工努力实现企业的宏伟目标,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沿着促进企业发展,促进职工成长的方向发展。
2。体现自身特色。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深入挖掘企业历史,认真提炼企业精神,丰富企业文化内容,准确体现企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的核心不仅要具有时代特色。行业特色,更应具有企业个性,不断提炼企业文化的精髓,将无形的文化形态转化为有形的职工行为意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体系。将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通过职工扎扎实实的行为和意识表现,由形成阶段“逐步迈入建设阶段“。运用阶段“。成熟阶段“和创新阶段“。
3。提供人才保障。人才资源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寻求发展的第一资源,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企业在积极推进以人为本“,坚持环境留人。感情留人。薪酬留人“的同时,应该大力营造文化留人“的氛围,用鲜活。生动。可信的事实,大力宣传广大职工的贡献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大力弘扬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创造企业文化留人“的环境,为加速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理念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培育和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过程。建立起一种能准确反映企业发展理念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能代表和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价值的企业文化体系,就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赢得竞争优势。
2。引领企业发展。在当今社会和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下,现代企业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组织,它在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在创造和传播着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式,企业的文化理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职工队伍建设。管理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用户服务,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激发企业活力源泉。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不是简单的标语口号,不是表面形式,而是一种价值理念,是一种连接社会。体现企业特点的思想意识形态,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能力水平等方面造就企业,培育职工队伍,使企业形成企业和职工的命运共同体,增强广大职工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发掘职工的潜能和创造力,为推进企业科学。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二。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
(一)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内涵
石油文化伴随着石油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积淀了丰富的内涵,己经成为中国石油集团巨大的无形资产,其内涵主要体现在:
a形成了以中央文件形式肯定的八字“企业精神。1981年,党中央第47号文件把大庆精神高度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献身〔奉献〕“。大庆精神像一面旗帜,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石油企事业单位把大庆精神同本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总结和提炼了既体现石油工业的光荣传统,又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
b形成了以王进喜。王启民等为代表的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典型和以大庆油田等为代表的企业典型。石油队伍英模辈出,在大庆会战时期涌现出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王。马。段。薛。朱“五面红旗;1997年又涌现出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铁人式的好工人“王为民。铁人式的党员“王光荣。中国青年的榜样“秦文贵等一大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个人和以大庆1205钻井队。四川犯111钻井队。塔里木塔中作业区等为代表的典型集体。
c形成了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一石油工人共同迫求的价值观。头戴铝盔走天涯,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保持油田稳产高产“。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要奉献“。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些都是石油人价值观的写照。
d形成了中国石油独特的企业理念。石油企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岗位责任制的管理理念“;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五个过硬“的作作风理念;‘有红旗就扛,有排头就站的进取知识;为石油工业发展夯实了“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的“三基工作。
e拥有了最年轻的国家文物和企业形象标志。“松基三井成为了最年轻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还拥有一批具有重大纪念意义。见证石油工业发展的企业形象标志,如大庆油田的“铁人一口井,克拉玛依油田的“黑油山,长庆油田的“好汉坡,塔里木油田的“塔中四井。“克拉2井等。
f拥有了企业发展的业绩形象和实力形象。50多年来,石油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中国石油作为特大国有企业第一个重组改制在境外上市成功。股份公司当年即被亚洲货币杂志评为“年度最佳股票交易,“中国年度最佳交易,“中国最佳新上市公司三项最佳。2007年,海外份额油首次突破了500万吨大关,2007年集团公司实现利润600亿,2008年实现利润530亿,这些都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g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2008年中石油集团公司制定的企业文化发展纲要,不少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借助专家力量更新企业文化。如人庆提出:“发展的企业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发展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无限的空间的人才观。勘探局精心策划了“精诚伙作,找油先蜂。“您的期望,我的行动的企业广告,并赢得了市场的赞同,兰化公司提出了“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生存理念。“德才兼备。业绩优先的用人理念,“满足需求。不断完善的质量理念,“诚实守信。卓越服务的营销理念。
(二)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特点
1
石油工业,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和军人结下了不解缘。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任石油工业的领导人都是军人出生。同时在大庆石油会战。建设大油田时期,石油行业缺少大量的产业工人,其空自是由军队成建制的转业来填补的。例如:1955年11月当时石油工业部部长李聚奎同志在向毛泽东汇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原油时,向毛主席提出了将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帅改为石油师的建议。从这点来说。石油文化的形成是军队文化与产业文化的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从本质上说。是军队严整。现范。有序。意志的作风,军队的底蕴文化决定了石油人敢打。善打硬仗,连续作战,不怕艰难困苦,自然条件适应力强的作风。
2。混合文化
这是构成独特油城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每一个油田之中,全国各省市区的人几乎都能找到,而油田人转战南北,所吸收。携带的不同工作区域的文化与本身的文化又进行碰撞。共生。此外,国际石油开发合作所引进的外围文化虽然星星点点,不成体系,但是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地域文化因子,各民族文化在油田的大熔炉里进行交汇,融通。杂交。再生,由此形成了文化混合现象。
3。政治文化
石油作为国家的能源保障,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石油产业从起步,就受了格外的关注,建国之初,当毛泽东把目光投例到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时,便意味深长地对众人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石油对于中国一直是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故而中国的石油又有“志气油的称谓。从感情角度看,当年刘兼义先生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以及石油颂歌克拉玛依等,不知激励了多少热血青年投身石油大军的行列,不知沸腾了多少中国人的热血,激励豪迈的旋律,也激发了石油人自豪的情结,从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起,石油人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界的精神娇子,同时也打上了强烈的政治烙印。
4。独特的会战文化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起步与发展在当时的条件下不能不利用全国人民扬眉吐气的精神资源。情感资源。采取运动的方式开展各种各样的会战,从各地抽调有生力量,运用“集中优势力量,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原理开展经济活动。从工业经济的复苏,到后来的三线建设,在1979年之前的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是石油建设的主体方式,而这种方式在资金缺乏。基础几乎为零的条件下也只能是首选的方法。客观地看,前苏联和中国等贫穷落后国家采取这种方式实现了经济发展时段的经济崛起,从而奠定国民经济的布局。框架和其后发展的基础。但是,就运动性的大会战面言,恐怕只有石油行业最为出名。
5。榜样文化
这是石油文化中十分耀眼的部分。其中,“铁人王进喜与其他工业的工人英雄一道,登上天安门接受了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他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在“王铁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国家精神的脊梁,也是当时面对贫困求发展的必须,当然这与石油的政治地位以及大庆油田是紧密联系的。王铁人在全国闻名的时候,石油内部被树立起来的铁人还有几位,他们共同构成了第一代石油人的榜样。与此同时,职工家属中掀起的“五把铁锹闹GM的生活自救,创业立业,从另一层面上大大丰富了石油榜样的群体,他们的精神感召着百万石油大军以及全社会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
6。达观英雄主义文化
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我的家的精神。现作看来也是令人肃然起敬,产生这种思想有杜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双重因素,仅就后者看,石油人的工作地域散布全国,因此决定了南征北战的现代游牧部落色彩。早期的工作地城大多是荒无人烟的戈璧大漠,海湾滩涂,荒山野地等待开发或欠发达的地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堆,石油职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磨难中孕育。滋养了石油人乐观。粗犷。豁达。豪放的性格,随着人员的调动。搬迁,这种个性便遍及各个油田。
7。开拓进取文化
勘探开发的不确定性注定了其开拓精神的产生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素质。由于勘探开发的是隐藏在地下几百米。几千米的地层,不可能直观的认识,所以,勘探的成功率高的也很难超过30百分号,而一口油井。一口探井下去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投资,因此,他们提出的“工作的对象在地下,斗争的对象在油层的口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们的钻头只有大胆而不停地向地下的理想深处开拓进取,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职业的特点。方向锻造了石油人的开拓精神,另一方面则锻炼了承受能力和韧性,形成了石油文化敢打敢拼的特征。
上述石油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及形成的个性化特征,都是当时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并对当时的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整整影响了几代石油人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而献身于石油事业。论文格式今天,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随着当今石油行业所面临的环境改变,企业管理中的文化。方式等也必须随之改变,但这种改变绝不应当是简单意义上的形式增减,而是应该把它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来加以思考,这既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石油企业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思考。
三。目前中国石油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石油工业有着辉煌地历史和光荣点文化传统,但是今天,石油企业所面对的社会转型。企业重组改制。石油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加快等客观环境,必然推动着。也迫切要求石油企业管理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变革。创新与发展。目前与整个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已基本与市场经济衔接相比,石油企业文化的转变明显地滞后,原有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高度政治化的文化观念依然顽强存在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也不可能短时期内完全转移到符合市场规律和现代管理规律的轨道上来,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等都远远不能适应国内外石油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石油企业面临观念上的变革,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思想挂念和思维方式更是制约企业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滞后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化本质认识不足
在企业内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将企业文化误认为是一般职工文化活动,如成立了文化室。组织了旅游。进行了文体比赛等,并以这些活动来衡量企业文化建设的好与否;也有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认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没有什么区别;还有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认为这两者工作的对象都是企业职工,被此可以替代,只要政治工作,认为这两者工作的对象都是企业员工,彼此可以代替,只要政治工作做到了,企业文化就做到了;还有的认为只要提出几条口号或贴出几条标语,贴出来,挂出去,这就是企业文化了。这些片面的理解,偏离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充其量只能算是企业文化某一方面的内容,无法产生真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无法真正发掘出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中石油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缺少战略意识
不少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处于无序化。盲目发展的局面,没有相应的组织和必要的制度;没有与中国石哟战略相匹配,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和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应当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是由企业发展战略,如果没有石油企业文化理念的支撑,就不可能内化为石油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只有处理好和石油企业战略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是由企业文化的价值和功能。
(三)盲目嫁接并缺乏个性
在现实中,很多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石油行业和企业特色,脱离实际,内容空泛,流于形式,没有反映出石油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从实际出发,没有体会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随意嫁接,盲目效法或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实际上,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企业文化都能促使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沙因提出:所谓良好和正确的文化起作用的程度在于共同的默认的假设创造出的战略和组织类型与组织环境相匹配的程度。因此,企业文化是否能促进企业发展的判断标准:一是要看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效用即有效性。它体现在多个层面上,首先表现在该文化能否促使企业经营业绩的发展,这是优秀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其次,要看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导向是否能在员工心中建立一种符合社会道德伦理,促使深邃文化进步的价值观;最后,还要看能否给消费者除物质的满足以外的精神和情感满足,是否为社会文化的进步作出贡献。二是要看与企业环境的适应性。一方面,要看它与企业内部环境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要看它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并能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独特性,而非通用性。
(四)欠缺延续性
延续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我们在建设是由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并融入现代意识,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为社会和形势在发展,任何一种成功的企业文化都不应还是以一成不变或一劳永逸的。当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时,它反映的是企业成员以当时的条件为基础形成的动机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种文化就可能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就必须及时地予以调整,同时企业文化的延续性要求企业文化在稳定中不断整合和发展,如果片面地强调创新,缺乏文化建设的延续性,会使企业文化缺乏底蕴。
培育和塑造优秀的企业精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蹦而就。在具体实践中,应重点从三面下手:一要精心提炼,严肃确立。企业管理者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企业精神后,要经过企业员工代表大会予以严肃确立,使全体员工以实际行动实践企业精神。二要大力宣传,深入人心。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途径和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入人心。从而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三要企业管理者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自觉实践企业精神,而员工为企业的主人翁,也要真正把企业精神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
根据石油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当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向,为了适应新战略的变化,把石油企业文化由政治型。依附型。群体型。外生型的文化转向经济型或经营型。自主型。个体型。内生型的文化。这是在坚持固有企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继承石油行业优良精神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是一种新的企业精神和文化模式的确立。其最终目的是克服企业发展中的文化障碍,提高石油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四。改进中国石油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一)理顺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是实施经营战略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经营战略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日本的经验表明,在经营获得成功的公司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先进的设备和科学技术,而是企业文化,因为它最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使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得到全体员工的正确理解和支持,从而在执行中自觉努力地去完成。然而企业文化离开了战略的指导,就是航船离开了灯塔,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战略认同为基础,缺少战略意识,就会使企业文化建设处于无序化。盲目发展的局面,不可能及时全面的与各个层面进行沟通,形成共识,达成一致。聚合人心,整合人力,不可能发挥石油企业文化的价值和功能,一起为公司的持续发展而努力。
(二)强化培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执行的动力
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十分重视职工在职培训,就要增加教育投入,职工教育对加速人才培养,提高职工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每个企业都有很多懂技术。有经验。善钻研的职工,只要系统地培训他们,多为他们创造培训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那么,他们一定能挑起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大梁。
企业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主动地去学习,努力地提高业务能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高效快捷。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职工队伍己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除个人自学外,一是把表现突出和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职工送出去代培,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二是聘请专家,教授等来企业讲学。三是利用企业的自身条件建立培训学校,开办岗位技术培训班。持续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文化索质,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通过以上这些方法使职工的素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大的飞跃。
就实际情况来说,现在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劣将,不仅仅只是因为起步晚,规模小的缘故,缺乏了解国际惯例和具备操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关键原因之一。石油企业的员工队伍素质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技术人员的缺乏外语交流能力,懂得外语负责交际的人员又不懂专业知识:有些项目管理人员甚至不懂得相关的经营或者国际商务贸易方面的知识。出色的复合型人才源自企业的严格培训。为了改变目前不利局面,石油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复合型的且有国际资质的跨国经营人才。堵养人才,不应该停留在选派年富力强。熟悉业务。懂管理且有外语基础的人才到高校接受系统的培训这一层面,更要重视送派人员到成功的跨国公司学习与锻炼,参与跨国经营的具体业务,从实践中培养才干,积累经验。
现在的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属于“技术竞争的市场,也就是说这种市场的竞争主要靠技术水平和以其为核心形成的综合实力。从石油企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来看,目前与世界大石油公司还有一定的距离。近年来,跨国石油公司不断进行资产重组,更新技术装备,加大科研投入,并通过采用新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成功率,这充分说明了今后石油工业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一方面要重视科技开发,加大科研投入:另一方面要通过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搞好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努力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形成自己的优势技术体系。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以不同的培训形式,有针对性。全方位的严格培训,并且提供实践机会才有可能锻炼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合格人才。
当然,人才不仅包括上述的有国际资质的人员和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还应包括参与过对外合作项目的各类人员。对于在经过临时培训之后参加了对外合作项目的人员,针对他们受过培训并且拥有经验的特点,可以建立起他们的资料库,以备随时调用,形成合理的人才储备,不使培训成果流失。
(三)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激励体系
对石油企业而言,要真正确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和制度。
1。鼓励多渠道人才发展
改革用人制度,采取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任用。晋升机制,建立公开合理的竞争上岗制度和干部聘任制,变相马为赛马,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即把所缺和需要调整的岗位公开,把岗位所要求的任职条件与岗位调整要求公开,把竞争人员及考核标准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用,选拔人才,重学历不唯学历,重其学历,更重其能力和业绩,以能力及其对企业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员工的主要依据,通过提倡公平的竞争。有序的竞争。互动的竞争,破除长期以来石油企业内部的等级特权。人情关系和官僚主义,拓宽成才渠道,让更多的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使个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体价值充分发挥,不断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以物质激励为主体,精神激励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量化日常的工作任务,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公示于众,在此从基础上,将收入分配与员工的工作对企业的贡献和创造挂钩,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使有贡献的。切实做出成绩的人得到他们应得的报酬,破除长期以来石油企业内部的平均工义,目前石油企业勘探开发面临困难,使科研难度加大,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将付出更名的艰辛和努力,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各种科研生产奖项的奖励力度,提高奖金,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人才的吸引作用。
3。提高员工的素质,改革人才培养制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才与育德相结合,在当前与长远的结合上,要制定人才培养的近期。中长期规划,做到应时培养和超前储备兼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有发展前途的人员放到不同岗位上挂职锻炼,让他们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成长;在育才与育德的结合上,既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既开发智商,又培育情商,使人才既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又有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健全人才培训激励机制,形成一个初。中。高不同层次分类开发。逐级捉高的塔式结构,把培训深造作为一种荣誉。一种激励。一种福利,给业绩突出的人员:在培训方式上把外派学习与内部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把办班培训与自学结合起来。
4。建立畅通的交流沟通渠道
建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渠道,例如:建立经理与中层管理人员的谈话,谈心制度;建立部门领导与下属人员的沟通制度,领导礼贤下士,体察员工之情,可以增强彼此的信任和感情,增强部门的凝聚力,尊重员工个人,关心员工生活,理解员工是员工服务企业的最好的动力。
5。建立全员参与的经营制度
开展职工的参与和民主管理活动,真正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依靠广大员工办企业。以人为本,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二次人大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以人为本重要性的再认识。人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还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丰富者。企业文化模式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另外,企业以人为本是以本企业的员工为中心,不能不顾本企业员工的特点和要求,也不能一味强调“领导,忽视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制度与文化观念两者之间有一个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制度的再造与文化的再造是并存的。因此,应以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石油企业文化的基本精神,重新审视和修订原有的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符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把石油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将石油企业的企业精神与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内化为广大职工工作的动力和自觉行动。
结论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应在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的基础上,以战略为先导,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创新,实现企业的基业常青。在现阶段的实践中要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和“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融入到各项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中,要始终坚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与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注重培育和树立企业战略导向的英模群体,大力弘扬奋发向上的精神。知难而进的勇气。开拓创新的思维和脚踏实地的作风,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带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不悔网]
论中国石油企业文化
论中國石油企业文化【10252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