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SEM的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评价体系研究【5658字】

时间:2023-07-28 23:19来源:毕业论文
SEM的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评价体系研究【5658字】

SEM的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


SEM的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8)10-0042-06

不同的时代,企业有不同的生存与活动环境;不同的环境,会孕育出带有时代特点的活动方式和组织方式,也会产生符论文网合该时代特点的管理特色和模式[1]。对企业所处环境进行评价和识别,对于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把握准确的市场定位,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往往是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而恶劣的外部环境,往往造成企业的破产和死亡。2006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价格比较稳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运行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目前以固定资产投资及货币信贷增长过快。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为特征的经济趋热现象与低物价。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就业压力大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由此增加了宏观调控的艰巨性与复杂性[2]。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外部生存发展环境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以揭示不同发达区域或行业企业外部环境差异的深层机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国际上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是围绕着环境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进行的,主要形成了三大理论流派:(1)强调环境对组织战略选择作用的理论流派;(2)强调组织战略对环境影响力的理论流派;(3)强调组织环境和组织战略的协同演进关系[3]。

强调环境对组织战略选择作用的理论流派主要有:种群生态学派(populationecology),制度学派(institutionaltheory),权变理论(contingencytheory),演进理论(evolutionarytheory),生命周期/间断均衡理论(lifecycle/punctuatedequilibrium)。虽然以上各流派在环境对战略决定程度上的看法不同,但其都认可在环境与战略关系上,环境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组织战略更多地应关注如何适应环境的发展及变化。

强调组织战略对环境影响力的理论流派主要有:战略选择理论(strategychoice),企业行为理论(behaviortheoryofthefirm)和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theory)。与前面强调环境对组织的选择作用不同,这些流派主要从企业内部出发,侧重于企业自身的管理和行为选择,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认为在环境与战略的选择适应过程中,组织不总是被动地采取适应性反应,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通过主观的战略行为来抵御外界的变化,并且影响环境,进而改变所处环境以求得更有利的地位。

组织环境和组织战略协同演进的概念早在Weber(1929)关于科层制度的著作中就有所隐含。Ehrlich和Raven(1964)首次提出协同演进概念。Weick(1979)提出组织成员与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因此环境可以同时被视为内生和外生变量。Roughgarden(1976)将协同演进视为关联组织之间普遍存在的。互为因果的变化过程。Kauffman(1993)和Mckelvey(1999)认为不应将环境与组织的关系简单地视为一方决定另一方,而应根据时间条件具体分析,二者之间应存在协同演进的关系。Lewin,Long和Carroll(1999)建立了一个组织。产业和环境协同演进的框架模型。目前环境与战略关系研究的两个前沿学派为:组织学习理论和复杂理论。

国外学者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围绕着环境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在战略管理领域最为经典的环境―战略―绩效“研究范式。相反,国内学者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如何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划分和评价上,由于这与本文的研究主题,建立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联系紧密,因此关于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将在本文第二部分得到详细阐述和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针对前人很少对所建立的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性验证的缺陷,本文在改进前人的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和结构方程建模技术验证了所建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然后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外部环境进行了测量和评价。

二。中小企业外部生存环境评价体系结构

已有国内学者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建立了多个模型,这些模型大多将企业外部环境分解为几个维度进行测量。其中李林,王恒山(2001)把企业外部环境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六个维度[4],周国红。陆立军(2002)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分为法律和政策环境。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社会化服务环境和产业环境八个维度[5]。在2006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对企业经营外部环境进行的调查中,着重从政府行政管理。法制环境和市场秩序。金融服务。人力资源供应。生产要素配置。基础设施条件。中介组织和技术服务。适合企业经营的诚信社会环境8个方面来考察[2]。这些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成果,都是对企业外在的人为环境进行了区分和考察,而实际上,企业的外部环境不仅包括人为的环境,如经济。政治等,同时还包括很重要的天然环境。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在地形。水文。植被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易得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是大自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禀赋,有时对企业的生存形态。规模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席酉民在他的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一书中将企业外部环境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口和自然资源环境六个维度[1]。其他方面,陈晓红,何鹏对中国七城市电子通信制造业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由四个主因素构成的中国七城市电子通信制造业的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6]。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和建立了我们自己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模型。

我们建立的企业外部环境测评模型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才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六个维度。其中经济环境又分为市场。顾客。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金融机构。经济周期。中介机构;政治环境又分为政府。法律。政策和政治事件四个维度;技术环境分为技术转移和扩散环境。企业的技术特征两个维度;社会文化环境分为文化环境。社会舆论和社区关系三个维度;人才环境分为人才易得性和人才市场发育程度两个维度;自然资源环境分为时空资源。自然资源。能源。地理和气候。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危害程度七个维度。在各个二级指标下我们进一步分出了三级指标一共58个。图1是我们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

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小企业外部生存环境进行实证研究

与李林,王恒山(2001),周国红。陆立军(2002)在对企业外部环境的评价中采用了许多硬性指标不同,本文所建立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参照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做法,通过向各地企业家发放调查问卷,通过企业家对问卷中涉及到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打分,然后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结果。我们的问卷设计经过了三个步骤,首先我们在上述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编制了企业外部环境调查问卷初稿,针对58个三级指标,我们分别设计了题项对其各自进行测量,全部三级指标按照里克特5点计分法进行打分,分值越高表明企业外部环境越好。第二步,将设计好的问卷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指标。格式。表述等提出修改意见,增加或删除了一些指标,并对一些表述不清或者容易混淆的提法进行了修改。第三步,将修改好的问卷进行了前测。前测阶段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33份。经检验,本文问卷各部分的信度皆在0。7以上,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同时对问卷的效度通过因子分析进行了初步的检验。最终形成了企业外部环境调查问卷终稿。

图1企业外部生存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来对本文提出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拟合分析,并通过求解模型得到的路径系数对上述二级指标和企业外部环境一级指标进行测量。具体的测量方法为(以经济环境的测量为例):

??E=∑Hh=1β??h[∑Kk=1ρ??km(h,k)]??(1)

其中??m(h,k)??表示第h大类第k项指标的分值,??ρ??k??表示第k个指标的权重,??β??h??表示第h大类的权重。

企业外部环境的总体测量方法为:

??EE=λ??1E+λ??2P+λ??3T+λ??4C+λ??5H+λ??6N??(2)

其中??EE,E,P,T,C,H,N??分别代表企业外部总体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才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λ??i,i??=1,…,6,分别表示其各自的权重。对企业外部各个分环境和总体环境进行测量的权重均由通过对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得出的因子负荷值进行归一化后得到。

四。实证结果

本文以东中西部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南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2007年上半年的问卷调查数据,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状况进行定量研究。调研方式为:电话调研。邮寄问卷。实地调研等,其中实地调研分为五个小组进行,分别为:西部地区小组(四川。重庆)。中部地区小组(湖北。河南)。湖南地区小组。长三角地区小组(浙江。上海。江苏)。珠三角地区小组(广东)。调研共发放问卷12000余份,回收问卷1930多份,回收率为16。08百分号。回收问卷中有370份问卷来自电话调研。邮寄问卷和企业实地访谈,其余1560余份问卷来自各地兄弟院校MBA班。EMBA班。总裁班的问卷填写。

(一)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度分析,调查问卷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才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69,0。837,0。808,0。769,0。750和0。727,均已达到了0。7的水平,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同时,通过对各个二级指标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各个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t值>2),且大多数拟合优度指标都达到了要求。这表明本文对经济环境等企业外部分环境的测量都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二)企业外部环境总体模型的拟合结果

在企业外部环境调查问卷各维度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要求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企业外部环境测量模型。原始问卷有58题,经过模型修正,删除负荷较低的项目,并使拟合优度得到较大提高。最后我们得到了由54个题项组成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图2是本文所建立的企业外部环境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图。各个因子载荷均已达到了显著性水平(t值>2)。表1是本文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的企业外部环境测量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除/df值大于一般规定的数值外,其余数据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这表明我们所建立的企业外部环境测量模型得到了数据的较好支持。

表1企业外部总体环境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标

拟合优度指标χ2/dfGFIAGFINFINNFIIFICFIRMSEA外部总体环境8。4750。9820。9540。9600。9570。9740。9740。078

另外通过计算组成企业外部环境的各个分环境之间的相关系数及标准差发现,其各相关系数的95百分号置信区间都不包含1,这说明构成本文企业外部环境的各个分环境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三)企业外部环境各级维度指标的评价结果

根据式(1)和(2),可得出每个企业对其自身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再由从属于同一个城市的所有企业的外部环境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平均。考虑到规模越大的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需求和要求更高,对于企业外部环境的评价也更加中肯,本文按照如下规则进行权重的设置,首先对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和员工数分别按照1-4和1-11标记按照国家经贸委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本文将企业按年销售收入分为四类,其中3000万元以下标记为1,3001万-1。5亿标记为2,1。51亿-3亿标记为3,3亿以上标记为4;将企业按员工人数划分为11类,100人以下标记为1,101-200人标记为2,201-300人标记为3,301-400人标记为4,401-500人标记为5,501-600人标记为6,601-800人标记为7,801-1000人标记为8,1001-2000人标记为9,2001-3000人标记为10,3000人以上标记为11。,然后将标记后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和员工数按照年销售收入+0。5星号员工数得到单个企业的规模得分,通过对从属于同一个城市的所有企业的规模得分进行归一化得到每个企业对外部环境评价的权重,进而加总就得到某一个城市的企业外部环境得分。我们对其中部分城市企业外部总体环境和各个分环境的评价得分和排名结果如表2所示。

同理,本文得出中东西部的企业外部环境得分如表3所示。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无论是各项外部环境分环境还是总体环境都明显好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总体环境略差于中部,但是其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得分高于中部地区,总体来说,中西部之间虽然存在差距,但是差距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显著。这与魏后凯(2004)年得出的结论接近[7]。

五。研究分析与结论

一般而言,模型的设定和检验有SC(Strictlyconfirmatory)。AM(alternativeorcompetingmodels)和MG(model表2部分城市企业外部环境得分及排名

企业外部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才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城市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温州3。78014。053

generating)三种基本方式。SC是研究者设定单一理论模型拟合观测数据,根据拟合程度决定取舍。AM是设定几种可选择的竞争模型,从中择优。MG是设定初始的理论模型,如果初始模型不能理想地拟合给定的数据,需根据路径系数或修正指数进行几次调整。拟合,这是一种在过程中产生模型的方式[8]。本研究使用了SC的方式,目的是在有明确理论导向下考察模型的解释力。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既能达到验证假设模型的目的,又可以避免犯事后假设“的方法论错误。本研究所得模型得到了数据的支持,而且各项指标拟合较好。这说明运用本文所建立的企业外部环境模型是能够较好地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价的。

另一方面,本文得出的各个城市的企业外部生存发展环境排名和东中西部企业外部生存发展环境对比是比较符合目前的各个城市和区域的实际情况的。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企业外部环境要明显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企业外部环境比西部略好,但是其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比西部略差。对城市之间做具体分析,同属于长三角的温州。上海和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善是密不可分的。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由于国家对其各种优惠政策的取消及自身地域和行政区划的限制,近年来的发展已出现一些困境,其发展速度已远远落后于长三角以及同属于珠三角的广州,但是深圳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东部沿海城市相比,中西部省份各城市无论是外部总体环境还是各分环境都处于比较落后的态势,而中西部城市之间的企业外部环境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中西部省份城市的企业外部环境都普遍较差,亟待改善。

本文建立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模型包括了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才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六个维度。原始问卷含有58个题项,经过模型检验删去修正系数较大的4个题项后得到一共包括了54个题项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尽管如此,由于企业外部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本文所建立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体系并不能将所有涉及企业外部环境的内容全部囊括,并且许多企业外部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或行业色彩,将其全部囊括在本文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并不适合,因此,探索如图2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模型的标准化系数图何建立更加详尽和细致的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是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方向。

SEM的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SEM的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评价体系研究【565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926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