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立夫任教育部长之际,英士大学与教育部关系亲密,英士二字即取自陈立夫叔叔陈其美的字,英士大学也是在陈立夫的提请下从省立大学变为国立大学。而自1944年陈立夫任组织部长,原组织部长朱家骅改任教育部长后,英士大学与教育部关系日渐疏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育部计划调整,将校址从上海改为金华。1943年陈立夫主教育部时就呈请行政院并通过了决议“将英士大学的永久校址设于上海” 。之后陈又提出可迁吴兴、杭州等地的想法。上海与吴兴一处是陈其美的殉身之地,一处是陈其美的出生之地,杭州又为浙江省府,择其一而迁之也可以说师出有名。在教育部长的支持下,校方自江浙各地陆续收复之后就立即赶派人员前往上海与吴兴两地勘察好了校址,准备呈准教育部选择一地择日迁校。1945年11月英士大学为了能够顺利复员又暂迁永嘉。可见对于在战后英士大学的校址设于“通都大邑”是当时教育部和校方达成的一致共识,对于英士大学来说也可为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论文网
然而在英大师生以为迁校已成定局时,教育部的决策令他们始料不及。1945年11月底英士大学校长杜佐周向时任教育部长的朱家骅请示校务时,朱提出要将校址设于金华。 朱认为英士大学校址设于金华,一方面便于附近青年求学,另一方面也是为全国大学教育均衡考虑。但是这样的理由并不能轻易说服英士大学师生。金华与丽水相同,在战时因地理位置与作战计划成为了战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但是由于战后党政军机关以及其他机构、设施重新迁回杭州等地,造成了战后凋敝的情况;并且其时金华与外界沟通不便,不利于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发展。
且据已有数据统计,迄1947年终全国共有国立大学三十一校。除英士大学外,其中二十三校设于其时各省省会,四校设于上海,一校设于重庆,一校设于厦门、一校设于长春 。除去英士大学拟设于金华,其余国立大学校址皆为“通都大邑”,便于将来之发展。
金华其时在地理区位、地区发展的劣势,以及教育部对待英士大学与其他国立大学在校址选择上的差距引发了英士大学师生的不满。
面对这样突然的转变,校方首先就为迁校问题做出努力,但是态度并不强硬,在与教育部的斡旋当中未能取得成功,首先对朱家骅的决定妥协。校长杜佐周在两度代表学生谒见朱,希望能够维持行政院的旧议,仍将英士大学设于上海。但是校方的努力并没有收到成效。1946年4月,《申报》报道“教部已有命令,指令金华为永久校址” 。校方此时也转变了态度,率先接受了教育部的命令,着手开始准备迁校时间与工作。
此后校方逐步展开迁校的具体工作。1946年5月勘定了英士大学在金华的校址,7月还在金华中学内设办事处。是年10月,师生就纷纷迁往了金华。在未到达金华之前,师生对于金华的情况都不甚了解,因而等到迁校之后,英士大学的临时校舍以及当时金华普遍的简陋情况让师生的不满情绪迅速积累起来。
1947年,学生向学校当局请愿时指出:“去年校內多故,情势未经稳定,即匆匆迁金,不图抵达后,但見满城颓瓦残垣,校舍无一着落,后虽经校方不惜巨资,将金华所有破庙,祠堂,寺院,监狱,一并征用修理,勉供使用,无如地窄人多,诸感不便,且金华经浙东诸役,破坏后地方文化已普遍遭受摧残,举凡书店,运动场,以迄娱乐场所,均简陋可怜。全校员生,除平日上课阅览所,校外举目无恶所游,举足无所往” 。
而申报记者在学潮发生后去参观学校,也提到了当时学校的校舍概况。据他报道,英士大学当时“全校一共只有四个院,却分布在五个区域上,而且只有工学院是集中在一個地方的,其他都是星罗棋布,零乱不堪;单是一个□学院,教室和学生宿舍竟分散在五个地方,其为学生之不满,当为必然之事。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学校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租借民房,利用寺,庙和家祠;有一部份的租期还快要满了。房子的简陋,是上海人所想像不到的,石灰的墙壁手碰上去,就会摇动,没有点灯,没有有玻璃窗,院长的办公室简直和工程师的临时房间一样。所以对于校舍,全校的师生都表示万分的不满。” 文献综述 1947年英士大学学潮微探(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9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