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然得到了显著地提升,经济增长成 了时代的首要目标,为了寻求地方的经济利益谋求发展,政府和建设者有时会不惜牺牲当 地生态环境去建造一些大型的项目工程。这些项目工程虽说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市化发 展,帮助一定地域内的经济增长,但其带来的一些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甚至损害到 周边居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减低项目周边群众资产产值的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当地居民 去承担的项目设施的负外部成本。正是由于邻避设施周边居民在自身利益上的牺牲,产生 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加之政府和建设者没能很好的预防应对和处理问题,才使得邻避问 题事件的层出不穷。当今社会邻避冲突事件有很多影响较大的,如 2007 年引发轰动的的 厦门 PX 项目事件,2008 年发生的的上海磁悬浮事件,以及近两年韩国星州郡民众抗议“萨 德”部署等等,如何全面了解邻避事件成因,妥善解决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邻避现象的类型
以上说到,当地居民不愿承担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效应,不外乎这些邻避设施影响到个 体的自身利益,那么这些项目为何人人谈之色变,让人产生嫌恶情节的呢,这就要先从邻 避设施的划分上来细究。
邻避现象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不受当地居民欢迎受 到抵制的设施便叫做邻避设施,在“邻避”概念提出后,邻避问题也逐渐扩散到其他领域。 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多,邻避设施种类也丰富了起来。不同学者在邻避设施的划分上有着不 同的标准。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与邻避设施有着直接关联,有学者将邻避设施类型按等级和 规模来划分,也有学者根据邻避设施带来的的危害与风险来划分,本文将邻避设施按照对
当地居民的影响划分为污染型邻避设施和污名型邻避设施,前者可细分为污染类,风向集 聚类,后者则可分为污名化类,心理不悦类。①
(一)污染型邻避设施 1。污染类
污染类邻避设施是指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土壤、水、空气、噪音等污染,在日 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垃圾处理厂,高速公路等,它潜在的污染性和危险性是当地居民的强烈 反对的重要原因。例如 2009 年引发热议的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该垃圾焚烧厂从选 址到发出通告,再到获得国土部门批准,除了政府决策的不科学外,还没能征求当地民众 的意见,在业主的签名抗议声潮中和媒体的陆续报道后,逐渐挖掘出了深层的事件真相。 除去该事件中人为操作利益链条的原因,真正惊醒周边 30 万“梦中人”的则是环评之后 垃圾焚烧厂立即破土动工,要在人口稠密区开建。官方焚烧厂选址在人口稠密的居住区, 总人口能在 70 万以上。此外,广州唯一国家 5A 级风景区香江野生动物园紧靠着番禺项目, 且广州新火车站离此也不过 3 公里。在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环境优美,象征着地区形象的 地方建设垃圾焚烧厂,不仅会产生空气土壤水源等污染,直接损害区域众多人口的生命健 康,也不利于当地城市的形象展现,当地政府对于公众没有实情通报、没有举行听证、没 有征求民众意见,决策上有所欠缺,从根本上促成了这起事件的发生。论文网
2。风向集聚类 该类项目设施的风险成本较高但是风险发生概率较低,如若发生危险,必然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它的巨大破坏力极易引起当地居民的反对,常见的该类邻避设施有 核电站、加油站、发电厂、变电站等等。1986 年 4 月 26 日发生在前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内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和 2011 年 3 月 11 日发生于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依然震慑着人们的内心,大风使得放射性物质随大气飘散,通过人体呼吸系统吸入,消化 道的吸收以及皮肤伤口渗入进入到人体内,会对人体正常的生化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可修复 的伤害,引发细胞癌变甚至能够遗传后代,后患无穷。不仅如此,核泄漏还会破坏区域的 生态环境,如水体污染,动植物基因的突变,往日生机勃勃人声鼎沸的繁华恍若隔世,不 复再见。如今切尔诺贝利和福岛及周边地区已然如鬼城,无人愿往。经此类事件,对这类 项目所潜在的巨大风险和为承担风险所要付出的惨痛代价,人们早已谈之色变,从心理上 抵触核电站,变电站这类风向集聚性的邻避设施。 浅谈邻避现象及其应对之法(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9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