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质量作为土地最现实而且最关键的要素,历来是学者们的研究对,土地整治兴起以来,土地质量就与土地质量密切挂钩,研究方法多种多样。针对土地整治质量评价的,国内的一些学者们做了相关的研究,使用的方法有特尔斐法、能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物元分析法、灰色管关联法、层次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法等。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我发现,目前对于土地整治后土地质量的评价普遍存在因子选择不全面,主观性较强,个别研究可操作性不强,难度过大。本次研究工作立足于前人的探索与经验,取长补短,采用多方法结合对土地整治后土地质量进行评价,具体为结合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估,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总是把对于决策有用的因素进行分解,分解为目标层次、准则层次等,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定方法。这个方法是美国运筹学者只茨堡大学教授蒂是7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研究“各工业部门国家福利的贡献的大小电力分配”课题的时候,应用网络系统的理论和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方面,提出一种程度的权重的决定分析方法。在本文中应用于进行土地评价体系因子的权重计算。特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一种采用了背对背联系的方式征求专家学者小组等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的几轮重复的咨询,使得专家小组的意见和建议趋于一致,根据此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预测和结论,德尔菲法又名专家资讯法,可以获得一个具有很高的准确程度的集体判断的结果。这是我们在进行因子选择和权重建立的基础,有助于本研究更加权威,借助了专家的知识经验,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熵值法,对比于层次分析法来说,是一种用来计算因子权重的较为可观的方法。我们用其进行微观因子的权重测算。【4-5】
二、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连云港市赣榆区,作为连云港三个主城区之一位于江苏省和山东省的交界之处,地处江苏的北部,其面积达1369KM2,拥有15个镇,2个省级的经济开发区。四百多个行政村,人口约为420000。境内有山区、沿海和平原类型的地貌,大约各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处海边的原因,赣榆区用于广阔的海洋湿地与不计其数的海洋滩涂。海岸线的长度在全省排名首位。区内水源充沛,农地资源丰富,土地质量优质,河运发达,河流网密布,渔业非常发达,素有“鱼米之乡”的雅称。也被世人称为“黄海明珠”。
(二)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2005-2013年测土施肥数据,数据包含了全县9年以来的土壤相关数据,根据整治区域的位置与整治时间,此次研究挑选出需要的区域的整治前后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将未利用数据可以用作空白对照组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区域性的原则:本研究针对的是连云港赣榆区的土地整治项目,需要根据实地调查走访的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选取因子工作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尽最大可能使得研究所构建的评价因子符合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需要构建一个可以最大限度反映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假设选择同一个评价体系区评价不同区域的土地整治后的土地质量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效果,所以说,区域性的原则对于本次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主导性的原则:首先,土地的附属性质,比如内在的化学性质,外在的物理性质,以及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与位置等,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土地质量。但是在选择的时候,最好选择具有主导型的,而非外延性的因子,这样可以使评价的结果更为精确,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评价而评价。与此同时,需要避免一些因子的相互交叉和重叠。 土地整治后土地质量变化情况分析(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