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成人依恋的界定成人依恋的定义是在依恋的概念基础上随着心理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拓展而出现的概念。依恋是指人机间在情感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1]最早的依恋研究要追溯到弗洛伊德,他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通过对婴幼儿的观察,认为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互动和相处方式决定着婴儿的依恋性质, 母亲和婴儿的依恋关系是出现最早和时间最长的亲密关系,很有可能成为日后各种情爱关系的原型。依恋最初的概念 是在 1969 年由心理学家John Bowlby 提出的。他认为依恋是婴孩和母亲之间最早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婴儿和母亲建立起特殊意义的情感联结与纽带时,与母亲的分离会产生焦虑和痛苦情绪,因此婴儿需要与母亲文持亲近。他认为依恋出自于本能,无需学习,被环境中的合理刺激引起给个体提供安全感和亲密感,是存在于孩子和抚养着之间的特殊情感联结,持续影响个体的一生。[2]但是此阶段的依恋研究只是局限在了母婴关系上。随着对依恋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化, 人们发现成年个体之间也存在类似于亲子依恋的情感模式。[3]成人与成人之间也存在着强烈、亲密且希望持能够久保持的情感,他们对这种感情的态度及行为和亲子依恋所表现的出来的高度一致,渴望亲近恋人,从恋人那里获得安全感,离开恋人时会感到焦虑和恐惧。[4]自此人们开始把依恋的对象转移在成人和友伴和爱侣上。Hazan 和 Shaver 第一次把依恋理论运用在婚恋关系领域,他们共同发表的文章《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中表示,可以把恋爱关系看作是依恋关系。[5]成人依恋的的定义并不是唯一的,而是以研究取向为参考来界定的。成人依恋有两种研究取向:取向一是认知和发展视角,取向二是人格和社会视角。[6]主张认知和发展取向的研究者认为: 成人依恋是成年个体对其童年早期的依恋经验的回忆与再现以及目前对其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 而主张人格和社会取向的心理学家认为:成人依恋是个体与同伴之间拥有的持续且长久的情感联结,是在成人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依恋关系。 因此, 从成人依恋的不同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前者成人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 后者成人依恋研究的侧重点在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上。2.1.2 人依恋的测量成人依恋的测量工具目前有很多,根据不同的研究取向可以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测量法。本研究是以人格和社会取向为基础的,因此重点介绍的是问卷测量工具。成人依恋的测量工具虽然众多,但最常用的还是成人依恋问卷(AAO)、成人依恋量表(AAS)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这三种测量工具是进过多次修订和实证的,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中在依恋研究中得到最广泛使用的是 Fraley,Waller和Brennaii等人编制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ECR问卷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依恋回避(对亲近和依赖他人感到不舒服的程度)和依恋焦虑(害怕被拒绝和遗弃的程度) 。[7]这两个成人依恋的文度分别有 18 道题目,采用 7 点计分的方法,1 到 7 表示不同意到同意不同程度的看法,其中 1 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本量表所测量的是个体在恋爱中对恋爱关系的一般体验。李同归和加藤和生在2006 年对本量表进行了中文版本的修订,同时验证它在中国背景下也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采用的便是这两人修订的中国版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
2.1.3 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量表以往对成人依恋的研究主要涉及人格特质、情绪调节、应对方式、动机、情感等人格社会领域方面。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出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第一个是成人依恋与童年的依恋经历的关系。 依恋的理论认为成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原型来自于童年期和父母之间的依恋模式。研究发现,成年后不易感受到亲密感并与伴侣关系疏远,主要是因为童年期与父母的相处较少,没有与父母建立起安全适当的依恋模式。而成年后的个体过分依恋伴侣,离开伴侣就会产生不安全和恐惧的心理,也是因为童年期不安全的依恋模式。这样的研究结果表示,童年不良的依恋经历和体验会致使成人期出现孤独感和恐惧感。[8] 成人依恋对恋爱满意度的影响关系承诺的中介作用(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