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自尊以及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2)

时间:2020-02-28 10:34来源:毕业论文
大学时期作为多数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期,不仅是知识技能高速积累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重要时期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流


大学时期作为多数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期,不仅是知识技能高速积累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重要时期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流连于手机的强大功能之中,错过这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将会对你的人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手机依赖也很有可能伴随着你的一生。近段时间手机依赖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让大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获得更高的发展潜力,对于手机依赖的进一步研究也变得十分必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适当的手机使用有助于消除青少年暂时孤独感,缓解其社交焦虑,但过度使用则会是他们逐渐疏远现实中的亲戚和朋友,这种过度的手机依赖反而会引起更大的焦虑、孤独等心里不适,尤其是在其社交方面,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高,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也就越少,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社交焦虑,严重的更是会影响其正常生活。
自尊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性体验,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机制,而手机依赖刚好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相关,自尊与手机依赖之间又会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所以本文将以手机依赖、社交焦虑和自尊为变量进行研究,探寻具有手机依赖的个体与自尊和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索一下社交焦虑在手机依赖和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
1.2手机依赖
1.2.1手机依赖的概念
依赖(Dependence)又称成瘾。是一种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引发的心理生理过程的依赖性。外来物质来到人体,引起特定的心理方面与生理方面的变化,使个体对它产生心理上的嗜好或生理上的瘾癖,一定要经常使用不可,否则便无法去除心理上的渴望,或不能避免不舒适的躯体反应──戒断症状。而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dependence)症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常见于学生、青年女性白领以及业务繁重的中年男人三类人。伴随手机普及率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克服这个“爱宠儿”,哪怕只是远离一会儿,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科技进步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将手机依赖带给了现代人[1]。
当前外国研究者多以描述性症状为依据判断是否存在手机依赖情况。如以Walsh为代表的多数人认为手机依赖的本质是技术成瘾,把其临床症状作为手机依赖的指标。另外一些人观点则认为应该从“软瘾”的角度解释过度依赖手机现象,“软瘾”(soft addition)由美国心理学家 Judith Wright 建议,它是指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情绪,如果过度执行或出于错误动机而为之,都能称之为软瘾[2]。这又从另一个层面上解释了手机依赖现象,而非直接把它看作心理疾病。
近年来随着手机科技的高速发展,手机的功能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们对手机依赖的研究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手机依赖的心理结构研究。Bianchi和Phillips的《手机问题使用量表》主要以研究耐受性、逃避问题、阶段性、和渴求性以及社会家庭问题的手机依赖问题为主[3],Park的问卷则主要研究的是其耐受性、阶段性、时间花费和替代等内容[4]。第二,对手机依赖消极影响的研究。从国外的多数研究中他们认为手机使用过度不光会对其社会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对其行为产生消极影响[5]。
1.3自尊
1.3.1自尊的概念
自尊(self-esteem),即自我尊重,主要是经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不只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还包含了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愿望。最早从19世纪James对自尊做出的定义:自尊作为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实际情况与自己设想的可能性的比值,并提出了著名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6]。自从自尊的概念提出之后,与自尊有关的研究很快就成为人们的宠儿,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不断地提出并丰富自尊的概念,直到目前为止自尊也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即自尊是一种包含着个体自我认知的价值判断,是个体对自我价值、重要性和成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7]。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自尊以及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4711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