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防灾减灾指挥部存在很多职能相似的部门,如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减灾委办公室、抗震防火等可谓五花八门。而机构臃肿造成的部门林立、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等,则严重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由此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职责交叉不清的现实使救灾效率下降。
(3)高新技术应用基础不稳固、应用水平不高
从发达国家建立的城市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经验中不难看出,全球化的互联网平台、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在完善灾害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些欧美国家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中,多极抗灾遥感计算机网络和抗灾救灾决策系统随处可见;在灾害形成、预警、减灾、灾害评估与管理中,欧盟已应用卫星遥感。然而,我国近年来的关于地质灾害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些事例从侧面反映了滞后的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和落后的灾害预警系统技术。不论是城市灾害的预警系统还是决策、指挥系统,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在灾害预警系统中,不仅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以实现灾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而且需要有充分的信息来源和畅通的信息渠道,以实现灾情信息传输的及时和准确。”[3] 滞后的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和落后的灾害预警系统技术,使我们难以获得必要的信息,其势必将影响预警结果。
日本,不仅是世界经济大国之一,其在地震、海啸、火山以及恶劣天气等方面的预警系统技术,也是遥遥领先的。例如在地震方面,日本拥有着高度灵敏的地震检波器和宽带地震检波器。地震一旦发生,日本就能通过这两种检波器在最短时间内发布一份较为详细的关于震源与地震震级的信息报告,并测量到相应的城市的地震强度。
在应用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监测设备往往不能提供较为详细的监测数据,也不能充分地满足灾害预警通信发布的需求;在技术方面,由于技术的相对滞后,监测部门的数据库一般是通过使用GIS提供的决策平台而建立的一种仅包含单一的城市个别灾种的监测信息,并非是全方位的分析数据和预测信息。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理论扎实和实际经验丰富的专家小组对于城市灾害预警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我国这方面的专家却很少,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不能给予较为科学的评估预测,无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城市灾害预警系统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6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