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结论与展望14
6。1 主要结论。14
6。2 研究展望。14
致 谢。15
参考文献。16
1 绪论
土地是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基础,是一切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载体,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土地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的集约利用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土地集约利用是研究一定区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重要内容[1]。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与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因此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挖掘城市用地潜力[2]。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最早源于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用地的研究[3]。掌握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它深刻影响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指标选择等[4]。本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同时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选取六个指标,共十八个指标并且通过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对所得指标权重进行加权综合分析,然后对徐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并分析了目前徐州市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推进徐州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措施。
2 徐州市概况
2。1 自然环境
徐州市地貌,根据成因和区域特征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丰、沛黄泛冲积平原,铜、邳、睢低山剥蚀平原,沂、沭河洪冲积平原三个地貌区。地形由平原和山丘岗地两部分组成,以平原为主,属黄淮平原一部分,地势低平,海拔高度在20-50米之间,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降低,系黄河、淮河的支流长期合力冲积所成。
徐州市位居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既受东南季风影响,又受西北季风控制,资源丰富,光、热、水配合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气候资源的地区差异较大,有利于农林牧渔的综合发展。主要气候特点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论文网
徐州市位于淮河流域,分属三个水系:故黄河水系、沂沭泗水系、濉安河水系。徐州境内有两座湖泊、五座中型水库及六十九座小型水库。各水系河网密布,河、湖、库 相互沟通,已初步形成具有防洪、除涝、供水、灌溉、降渍等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
徐州市土壤,根据成土条件、过程、土体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主要分为棕土、褐土、紫色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六大类。此外在一些湖荡洼地中还有少量的沼泽土类。
2。2 社会经济
2015年,全市户籍人口1028。70万人,较上年增长0。5%,常住人口859万人。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徐州有4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0268人,占徐州总人口的0。023%,人口总量适度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就业情况总体稳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19。88亿元,全市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涨1。5%,农业生产形势较好,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工业经济缓中趋稳,企业效益总体稳定,主导产业增长态势平稳,先进制造业增势较好,建筑业发展态势平稳,房地产市场缓中趋稳,交通运输业基本平稳,邮政电信快速发展,旅游业较快增长,财税实力稳步增强,但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增长动能有所减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结构转型升级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徐州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