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状液是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的类型,从水样的流体到粘稠的膏霜等多为乳状液。因此,关于乳状液的讨论对化妆品的生产和研发,使用和保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制备乳状液时,是将内相以细小的液滴分散于外相(连续相)中,这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所形成的乳状液是不稳定的,而通过加入少量的乳化剂则能得到相对稳定的体系,这类体系叫做乳状液。对此,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论解释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对研究与生产乳状液的化妆品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乳化剂提出多功能、高纯度、低刺激、高效率的更高要求,开发出更多的新型乳化剂。
目前乳状液的种类已从传统的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扩大到多重乳状液、非水乳状液、磷脂乳状液、发色乳状液、液晶乳状液、脂质体乳状液和凝胶乳状液等多种不同的形式。
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相对稳定的乳化物质,是乳状液的稳定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的作用是:当它分散在分散介质的表面时,形成薄膜或双电层,可使分散相被包裹,或带有电荷,这样就能阻止分散相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使形成相对稳定的乳状液。[3]
乳化剂又有以下几类:
阴离子型乳化剂:在水中发生解离,得到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含有亲油基团的亲水阴离子。在常规乳液聚合中使用的阴离子型乳化剂的亲油基团一般是C11~C17的直链烷基或C3~C8的烷基与苯基或萘基结合在一起组成的,与亲油基团相连的亲水基团为阴离子,如羧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磺酸根离子和磷酸酯酸根离子。常用的阴离子型乳化剂有脂肪酸钠RCOONa(R=C11~C17),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OSO3Na,烷基磺酸钠RSO3Na(R=C12~C16),烷基芳基磺酸钠等。这些阴离子乳化剂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在碱溶液中比较稳定。[4]但脂肪酸盐类乳化剂遇酸、钙离子、镁离子等会形成不溶于水的酸或金属皂,使乳化剂失效。在乳液聚合配方中需加PH调节剂,如磷酸钠、碳酸氢钠、氨水等,保持溶液呈碱性,所用的水也必须不含与之形成不溶物的金属离子。硫酸盐类乳化剂及磺酸盐类乳化剂的乳化能力强,水溶性较大,比脂肪酸盐类稳定,适用范围宽,它们既可以在碱性条件下使用,又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使用,而且所制得的胶乳无论对酸还是对金属离子都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阳离子型乳化剂的极性基团为阳离子,如季铵盐类,可以用来制备带正电荷的乳液。虽然它不怕硬水并且耐酸,但由于其乳化能力稍差,还可能影响引发剂的分解,一般不被常规的乳液聚合所使用。[5]两性乳化剂分子中同时含有碱性基团和酸性基团,也就是亲水基团中同时兼有阴离子和阳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可以离解成阳离子,在碱性介质中可离解成阴离子。这类乳化剂可分为羧酸型、硫酸酯型、磷酸酯型、磺酸型和氨基酸等。虽然该类乳化剂在任何PH下都有效,但目前关于两性乳化剂的研究很少,应用于常规乳液聚合中鲜见。
非离子型乳化剂溶于水不能离解成正负离子,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它有以下几类:酯类、醚类、胺类和酰胺类,典型代表是环氧乙烷聚合物,如R-(OC2H4)n-OH、RCO-(OC2H4)n-OH、R-C6H4-(OC2H4)n-OH 等,其中R=C10~C16,聚乙烯醇也属于这一类。这类乳化剂对pH变化不敏感,但由于其乳化能力有限,在乳液聚合中不单独使用。在实际的常规乳液聚合中,阴离子型乳化剂的共同特点是乳化效率高,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用量可以较少,胶束和形成的乳胶粒子小,并由于其离子性质,使乳胶粒子带有电荷,对胶粒的分散稳定化是通过双电层作用实现的,使其对电解质和冻融过程,乃至对其他乳化剂品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造成稳定性降低,容易起泡且难以消除。非离子型乳化剂以吸附保护作用使乳胶粒稳定,其特性与阴离子型恰恰相反,它对电解质的化学稳定性良好,但乳化能力弱,易在聚合过程中生成凝块,导致聚合速率减慢,乳胶粒径变大。[6]本实验所使用的乳化剂Simulsol 165、Montanov 68、Montanov 202和Easynov都属于非离子型乳化剂。 乳化剂与AQUAXYL保湿剂的协同效应研究(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1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