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工业区含铜废水处理工程设计+CAD图纸+文献综述(8)

时间:2017-02-06 09:37来源:毕业论文
将活生物体用于处理含铜废水已有前例。从温州东方集团电镀厂废水池淤泥中分离得到的抗铜细菌为铜绿假单细胞,对10~80mg/L浓度的含铜废水处理效果


将活生物体用于处理含铜废水已有前例。从温州东方集团电镀厂废水池淤泥中分离得到的抗铜细菌为铜绿假单细胞,对10~80mg/L浓度的含铜废水处理效果较好。此外中国科学院研发的高效微生物菌剂治理电镀废水已经获得成功,并进行了工业化应用。同样,植物对铜也有约束力,如苜蓿,大部分品种的苜蓿对铜离子都有的束缚能力,而苜蓿吸附的铜离子用0.1mol/L的HC1即可洗脱。但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对活生物毒性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由于死的生物比活性微生物更易保存,铜离子的生物吸附剂的发展逐渐会从活的微生物向死亡的微生物发展。生物吸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会自然发生,因此可以选择高效的有生物吸附作用的微生物菌体作为天然吸附剂。Mo Sheng于1990年对藻类去除水中铜离子进行研究,在吸附和积累重金属离子方面,死亡的海藻比活细胞和组织更有效,吸附容量更大[11]。
生物吸附技术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但目前利用此技术大规模处理废水的系统还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对生物吸附金属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并缺乏金属离子和生物吸附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数据,从而影响工业过程的系统设计和放大。另外,不论是利用活性微生物还是死亡的微生物处理含铜废水,生物材料要能实现其应用价值,都必须有较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需要实现菌体颗粒化或固定化[12],这样将活性成分固定于载体上,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1.3.4反渗透法
反渗透法:反渗透过程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借助于外界能量将原料一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浓缩或提纯的目的。这一过程是物理过程,不会发生相变,其实质是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离。目前,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处理含铜等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据相关报道显示,某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采用常规水处理技术和反渗透膜技术集成的工艺处理电解铜粉生产过程中洗涤铜粉所产生的二次废水,废水主要成分为Cu2+2g/L、H2SO4、Fe2+0.2g/L,经系统处理后,水的回收利用率可达90%,铜的回收率可达99%以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透过液回收利用,而浓缩液返回循环冷却罐继续进行脱水浓缩,可达到设计的浓缩倍数。
与其它相变化技术相比,膜法处理废水不会发生相变化,因而所需能量少、能耗低;不往系统内添加或少量添加化学物质,因此不会产生污泥和残渣,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设备紧凑,易控制,可以进行连续操作。但该法存在不耐高温、抗压实性及抗微生物的侵蚀能力较差、膜质量要求高及使用年限短、水体通常需预处理等缺点。
1.3.5离子螯合法
利用重金属螯合剂处理含重金属废水近年来已有发展,最初的研究是将重金属螯合剂直接投加到废水中,使重金属螯合剂去捕集金属离子,从而形成螯合物。该法形成的螯合物稳定性高,污泥沉淀快,且捕集效果不受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共存的影响,也不受pH值变化的影响。其不足之处与化学沉淀法相似,最终会产生含重金属污泥,若处理不当,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人们开始寻求新的重金属螯合材料。含氮型螯合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好的吸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尤其是多胺型螯合树脂,由于结构中存在大量胺基,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而显示出优异的吸附性能。聚乙烯 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是一种典型的水溶性聚胺,大分子链上拥有大量的胺基N原子,使PEI具有很强的授电子性,对金属离子能产生很强的螯合作用,将PE1偶合枝到硅胶表面制备的PEI/SiO2螯合树脂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回收,国内外均有报道[13]。 工业区含铜废水处理工程设计+CAD图纸+文献综述(8):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255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