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某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设计+CAD图纸(3)

时间:2018-12-22 21:04来源:毕业论文
8.1 环境保护 23 8.2 消防 23 8.3 职业安全卫生 23 9 设计计算说明书 24 9.1 预处理构筑物尺寸 24 9.1.1 格栅设计计算 24 9.1.2 集水井 26 9.1.3 平流隔油池 27 9.1.4 调节


8.1 环境保护    23
8.2 消防    23
8.3 职业安全卫生    23
9 设计计算说明书    24
9.1 预处理构筑物尺寸    24
9.1.1 格栅设计计算    24
9.1.2 集水井    26
9.1.3 平流隔油池    27
9.1.4 调节池    28
9.1.5 气浮系统计算    29
9.1.6 预处理效果    30
9.2 A/A/O工艺的设计计算    31
9.2.1 基本设计参数及规定    31
9.2.2 反应池尺寸计算    32
9.2.3管道的计算    34
9.2.4 曝气系统    35
9.2.5 鼓风机的选择    39
9.2.6剩余污泥量    39
9.2.7厌氧池设备的选择    40
9.2.8缺氧池设备的选择    40
9.2.9 污泥回流设备    40
9.2.10 曝气池的消泡问题    40
9.3 二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41
9.4 混凝沉淀池设计计算    42
9.4.1 涡流反应池设计计算    42
致谢    49
参考文献    50
1绪论
1.1 设计任务
焦化生产、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所的生产用水及蒸汽冷凝废水是焦化废水的主要来源。有着成分多,组分复杂、浓度高、毒性大、难降解的特点。其主要污染物为:COD、BOD、氨氮、氰化物、悬浮物、苯酚及苯系化合物等等。焦化废水中COD,NH3-N和挥发酚等污染物浓度高,对人类、水产及农作物都有极大危害。[6]
因此本设计对某工厂的焦化废水进行可生化降解,使其达到《炼焦化学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的直接排放标准。且考虑到经济效益等因素,本设计项目采用AAO工艺,设计水量Q=60m3/h,因设有调节池,所以日变化系数取1.1,即最大流量为1584m3/d=66m3/h。
1.2采用的设计标准
根据当地环保局的要求,出水水质需达到《炼焦化学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的直接排放标准,进水、出水水质具体如下:
表1.1 设计进水及出水水质
污染物    CODcr    BOD5    挥发酚    氰化物    NH3-N    石油类
进水mg/L    3000    800    350    10    160    28
出水mg/L    ≤80    ≤20    ≤0.3    ≤0.2    ≤10    ≤10
2处理工艺选择
2.1工艺对比分析
我国目前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物化法、生化法和物化生化法。以下将这几种方法分别进行比对分析:
2.1.1 物化法
(1)吸附法
吸附是一种物理变化过程。其原理是把污水中的溶质用多孔吸附剂吸附出来,使污染物被转移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磺化煤、矿渣、硅藻土等。该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适合处理排放量较小的废水。其缺点是吸附饱和效果会下降,用量大,更换劳动强度大,处理后产生大量废渣。
(2)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将要去除的离子变为难溶的、难解离的化合物的过程。该法主要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碱土金属、两性元素及某些非金属元素。但此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加入沉淀剂时,也很容易引入新的污染物质。并且对于大部分物污染物无能为力,所以通常作为辅助处理方法。
(3)混凝沉淀法
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水解产生氢氧化物胶体和水分子做配体的水合配离子,与废水中某些物质表面所带的电荷中和,使这些带电物质絮凝形成绒粒沉降予以分离去除。混凝法的关键在于混凝剂,目前我国焦化厂处理焦化废水一般采用无机高分子聚合硫酸铁(PFS)作为絮凝剂,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近年来,新型复合絮凝剂被广泛研究应用于焦化废水的处理中。因为其效果明显且成本低,所以混凝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但是尚不能彻底处理焦化废水。 某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设计+CAD图纸(3):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280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