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 NOx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出现,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生成的一种混合污染物。这种烟雾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有毒气体[2,3],长期吸入会引起咳嗽和气喘,浓度达50ppm时,人类吸入将有生命危险。
⑶ NOx中的N2O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据政府的相关报道显示,其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是同等质量CO2的 298 倍。
其次,NOx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直接危害,在两种主要的NOx污染物中,NO2对人体的毒害更加严重,它的毒性比NO高5倍左右。NO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作用,降低血液的输氧功能。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CO的1400倍,氧的30万倍[1,4]。在阳光照射下,并有碳氢化合物存在时,NO能迅速转化为 NO2,NO2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棕红色气体,对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急性接触可引起呼吸疾病,如果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影响则可加重支气管炎、哮喘病和肺气肿。
1.1.3 我国及其他国家对于氮氧化物排放要求
欧洲作为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最早遭受无节制工业排放危害的地方,对于污染的控制也就做的最早,现在的欧盟有一套非常完备的大气环境标准,其中细分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三部分。2010年欧盟制定了《工业排放(污染综合预防与控制)指令》,指令中针对欧洲当时的经济科技水平制定了合理的排放标准,是现在仍在执行的一套标准。
亚洲范围内,日本的工业发展走在最前列,所以其受到工业污染的危害也最早,相应的也是亚洲最早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国家。早在1978年,日本就将氮氧化物列入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监测的污染物种类之中。1996年修订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明文规定氮氧化物为五大传统大气污染物质之一,并且规定NO2在1小时平均的1日均值≤0.04-0.06ppm。同时也有完备的空气污染物监测标准手册配合《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对空气质量进行保护。
我国工业起步较欧洲日本均迟,但我国的环境标准相较于工业发展速度跟进较快。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业迅速腾飞,为了尽量避免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染,我国先出台了以工业污染治理为重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同时代还出台了一份比较简陋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82)。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份标准不仅污染物种类有所缺少,给出的指标也相对宽松,随着后面几次修订,越来越多的污染物种类被添加进入,成为空气标准的一部分,同时对每种污染物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但不同于欧洲的无差别标准,我国的标准仍有地域重点的政策包含在内。相比而言,欧洲空气标准的弹性仅仅是允许某些污染物在有限的时间有所超标。我国复杂的地理特征,工业分布特征,高速的经济发展曲线都决定了我国短时间内很难做到污染控制的面面俱到。现在我国沿用至今的空气排放标准是1996年公布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而我国污染控制的地域性更明显的体现是在某些地方有更加严格的污染控制地方性法律法规,保护重点区域(人口稠密的城市等)。
1.1.4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当前常用的脱硝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燃料燃烧前脱硝、燃烧方式的控制和燃烧后脱硝[5]。由于前两种脱硝技术实施起来较不方便,当前没有受到广泛重视,而燃烧后脱硝技术主要是对烟气进行脱硝。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NOx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关注对象,其脱除技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最为常用的是:活性炭吸附法、化学吸收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6]。其中SNCR和SCR两种方法由于只会产生气态的二次废物,相比于其它的两种方法而言,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受到当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常以氨基化合物作为反应的还原剂,在930~1090℃的条件下,NOx被还原剂还原为N2,其转化效率只能达到30%~60%。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通常有催化剂的参与,将NH3通入反应器中并与NOx发生反应生成N2和水,相比而言SCR法的转化率较高,一般在60%~90%。反应温度对SCR法氮氧化物的去除率有明显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氮氧化物的转化,超过一定温度时,继续升温会使NH3被氧化生成NOx。其催化剂中的有效物质一般是过渡金属氧化物[4]。当今市面上常用的SCR催化剂V2O5-WO3(MoO3)/TiO2的最佳温度范围为300~400℃[7-10]。对比SNCR法的反应条件,SCR法的反应温度更低。所以,SCR技术受到各界的广泛重视。 烟气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3):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6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