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的过程一般是把载体泡在较高浓度药物溶液里,分离、干燥。载药能力取决于载体对药物的吸附能力。MSN孔径的大小决定着进入孔道里药物分子的大小。所以,粒子孔径大小决定了MSN的药物吸附情况。通常,MSN的孔径稍稍大于药物分子尺寸就可以把药物吸附到孔内。MSN吸附能力来源是介孔表面与药物氢键、离子键、静电和疏水性等相互作用。载药量也与MSN的比表面和比孔容有关,孔径允许的条件下,比表面积大,吸附药物量大。Vallet-Regi 等[13]研究了两种不同比表面积的MSN,负载药物阿仑膦酸的情况,结果发现它们的最大载药量分别是139 mg/g和83mg/g。负载药物的主要推动力是药物与介孔表面的相互作用。然而,在载药过程中,还有可能存在药物与药物间的微弱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将可能把整个介孔封堵,使载药的效率大大降低。故,比孔容也是关系着药物的负载量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Azais 等[14]发现连着几次负载药物可有效提高MSN最大载药量,这是因为药物分子间的微弱作用使介孔最大限度的填充,药物传输系统可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的靶向释放,这对于提高药效十分有利,降低了药物毒副作用,疾病治疗与医疗保健方面有非常诱人的应用价值和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药学、医学、材料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很多药物都有很高细胞毒性,杀死了病毒细胞,也可能会严重损害人体的正常细胞。所以,最理想的可控制的药物传输系统应该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比较高的载药率和包封率,良好的细胞或组织特异性[15-17]。
对于药物传输系统,药物的释放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药物释放分为可控释放和不可控释放两种,二者的区别在于:在不可释放条件下,药物传输系统进入介质后,就开始释放药物,药物的释放速度和地点都不可控制;在可控释放条件下,可以有目的地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地点。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医学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药物传输系统正由不可控释放向可控释放的方向发展[18]。
化学改性包括对材料的骨架和孔道表面的修饰。对骨架修饰可通过引入金属离子,使周围的电荷富余,会产生较强的质子酸,或者通过金属掺杂后,产生的离子交换位,会催化活性组分倒入骨架[19]。
在纳米颗粒上修饰甲基丙烯酸为单体的聚合物具有pH响应性,在酸性的条件下,聚合物就膨胀来释放药物,pH越低,药物释放的速率就越快。聚合物胶团作为作为载药体系也有缺点,比如药物包裹不严导致提早释放、生物相容性不好等。本课题用甲基丙烯酸修饰介孔二氧化硅后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分子,利用红外表征,对改性后材料对药物布洛芬的吸附量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三嵌段共聚物P123(≥99 %,Sigma-Aldrich,美国);正硅酸乙酯(TEOS,分析纯,天津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过硫酸钾;甲基丙烯酸;稀盐酸;3-propylmethacrylate(MPS);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红外光谱分析仪(WQF-510,北京北分瑞利公司);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聚甲基丙酸修饰介孔二氧化硅构建pH敏感药物传输系统(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