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氟氰的酸性卤化物法
2.2 碳化二亚胺
1978年Neises and Steglich利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DMAP成功合成酯,该方法也是形成酯基较常用的方法[8]。当然,除了DCC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的碳二亚胺化合物,例如N-乙基-N’-(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或DIC。当在合成时使用DIC,它会产生尿素,而尿素这种副产物是具备水溶性的,所以这很有利于它们和产物的分别分离,而且DIC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要大于DCC。当将DCC用于偶联反应时,一定会生成难以分离的二环己基脲(DCU)副产物。DCU大多不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反应结束后可以采用过滤的方式除去,但是,由于DCU存有部分残留,这使得后续的色谱分离变得复杂难以操作,因此,部分研究者找寻其他试剂来替代它,如N-乙基-N’-(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
这些试剂具有一定的优点。EDC和它所生成的副产物溶于水,因此比较容易除去,而DIC与DCC相比,在大部分的有机溶剂和溶液中都能够很好的溶解,如二氯甲烷。因此更适用于固相合成,其中,DIC/DMAP已经成功用于固相合成缩肽。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从反应的方向和反应过程时所需的机理来看,第一步是羧酸与碳化二亚胺反应生成了O-酰基异脲,O-酰基异脲是一种中间体,这种类型的中间体能够与另外一种等价羧酸发生反应形成对称酸酐,第二步是对称酸酐与醇发生反应生成酯,或者发生分子内重排生成N-酰基脲副产物。其中,分子内重排是通过酰亚胺异构体的一个四中心过渡态形成的,N原子和C原子的孤对电子位于双键的同一侧。当pH值在3-6范围内时,Z型会迅速发生异构化并转变为E型,从而起到酸催化剂的作用,如果当pH值等于或大于7时,Z型则慢慢的发生异构化并逐渐的转变呈E型,但是没有酸催化作用,当pH小于2时,会发生质子化,不再重排。当ɑ位连接强吸电子基团时,可能会形成乙烯酮中间体,尽管存在立体化学性,但是乙烯酮与醇依然可以反应生成相应的酯。
对称酸酐与醇反应也能生成酯,正如上述可知,这种方法也不适用于大量羧酸酯的生成,这是因为形成的N-酰基脲会与羧酸反应,进而阻碍与醇进一步反应合成酯。与胺相比,醇的亲核性较差,因此酯化反应中N-酰基脲比酰胺更易生成。然而,催化量的DMAP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这是因为DMAP可以与O-酰基异脲迅速反应形成酰基吡啶,阻碍副产物的生成,而且生成的酰基吡啶还能与醇进一步反应生成酯。
三苯氧膦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4):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8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