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克威尔国际公司用混合的高聚物包覆在单孔和七孔的药粒上,在30mm火炮上进行试验后,取得了良好的弹道性能。法国火炸药公司在1987年申请了利用热塑性聚合物包裹球形药的专利,包覆剂为发射药量的1%~5%,在相同压力下可以显著的提高初速[8]。美国Northrop.James.R[9]等人用聚叠氮缩水甘油醚与某种催化剂混合后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来包覆发射药,获得了比普通装药装填密度更大的装药,通过试验表明:包覆的发射药有较好的弹道性能。Hercules公司[10]用线性聚醋材料涂覆5.56mm中心发火步枪弹用球形药,发现其有较明显的燃烧渐增性,对弹道性能有明显的改善。美国加州洛克威尔公司的Flanagen. J. E[8]等人用聚氨醋作为包覆材料来包覆发射药,当包覆层达到一定厚度后,包覆样品能够显现出点火延迟和阻燃的效果。
李利等[11]用NA2(一种中分子量的聚合物)分别湿法钝感单基药、双基药和硝胺药,结果表明,这种钝感处理方法使发射药的燃烧呈现明显的燃速渐增性,但同时也增大了燃烧的不稳定性,并使发射药的燃速压力指数增大。NA2钝感发射药的燃速渐增性较同样工艺用DBP钝感的发射药效果好,其u~p曲线的转折性和燃速压力指数也相对DBP钝感药较高。
杨丽侠等[12]用聚乙二醇(含量为2%)钝感DA发射药,通过30mm短管炮内弹道试验和点火模拟装置试验,研究了钝感DA发射药的膛内起始燃烧性能。文章[11]指出,虽然聚乙二醇钝感对降低DA发射药的起始燃速、起始负压差有一定效果,但该表面处理工艺还不能很好避免坡膛处的压力急升,其起始负压差小并不是压力波真正得到抑制,在底部局部点火的条件下还可能发生药床撞击弹底而导致药粒破碎现象,这是一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需作进一步研究。
王琼林[13]等用一种新型的聚合物钝感包覆发射药,研究了钝感剂分子量对新型的聚合物钝感包覆枪炮发射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钝感包覆火药初始燃速较低,燃烧渐增性较强,内弹道效率较高,试验结果显示聚合物钝感剂迁移比DBP小,且聚合物钝感剂迁移性随其分子量增大而下降。
赵其林[14]用高分子单体涂覆在单基药表层,然后引发聚合,形成高分子涂层。密闭爆发器实、试验证明:该单基药具有良好的燃烧渐增性。
王琼林,刘少武[15]等人对高分子钝感枪药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分子钝感枪药具有枪口烟雾小、燃烧洁净、膛压低、初速高、温度系数小、抗迁移能力强等显著优点。
堵平,何卫东[16]等人研究了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EDMA)涂覆层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及其热分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涂覆层和基体药的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差别较大,这是高分子钝感药温度系数低的原因之一。通过热分解发现PEDMA钝感发射药具有延迟点火和变燃速的特点。
目前,开发含能钝感剂[17]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可以实现在保证良好弹道性能的同时不降低发射药的能量。
1.2.2 钝感机理研究
钝感剂的渗透扩散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从钝感剂性能来讲,影响渗透的因素还包括:
(1)钝感剂在分散剂和溶剂中的溶解度;
(2)钝感剂与火药基体的化学作用;
(3)钝感剂熔点和钝感剂分子的大小。
针对上述因素对扩散速度的影响,目前有一些理论研究结果。虽然这些理论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钝感剂扩散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如Brodmann的相互作用扩散理论。他建立的钝感剂相互作用扩散理论模型[18]认为,钝感剂从发射药表面向其内部扩散过程中,钝感剂扩散流中的一部分会与NC中未酯化羟基形成氢键而移出扩散流,被相对固定下来;剩余钝感剂则继续向发射药内部扩散,直到全部钝感剂均形成氢键而被相对固定,这样就会形成阶梯状的钝感剂浓度分布曲线。再如D. A. Winkler的Fick扩散定律[19]。他利用Brodmann的相互作用扩散理论和NC中未酯化羟基与钝感剂之间的平衡吸附关系,代入一文Fick第二定律后有: 发射药表面钝感技术研究+文献综述(3):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