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垃圾渗滤液
2.1 垃圾渗滤液的定义
渗滤液是指降水、废弃物自身含水及废物分解产生的水分和液体等在填埋场中产生重力流动并在固体废弃物中冲淋浸泡所产生的液体的总和[8]。
2.2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水量变化大,而且变化无规律性。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2.2.1 自然降水
直接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降水冲刷填埋场,使渗滤液水质严重恶化。影响渗滤液产生数量的降雨特性有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频率、降雨持续时间等[9]。
2.2.2废物中的水分
随固体废物进入填埋场中的水分,包括固体废物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当储水池密封不好时)量。入场废物携带的水分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之一[9]。
2.2.3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是指来自场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对渗滤液的产生量也有较大的影响[9]。
2.2.4有机物分解生成水
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经厌氧分解会产生水分,其产生量与垃圾的组成、pH值、温度和菌种有关[9]。
2.2.5地下水
如果填埋场地的底部在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就可能渗入填埋场内,渗滤液的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的接触情况、接触时间及流动方向有关。但一般在设计施工中采取防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地下水的渗入量[9]。
2.3 垃圾渗滤液的形成阶段
2.3.1初始调节阶段
垃圾填入填埋场内,填埋场稳定化阶段即进入初始调节阶段。此阶段内垃圾中易降解组分迅速与垃圾中所夹带的氧气发生好氧生物降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同时释放一定的热量。
2.3.2过渡阶段
此阶段填埋场内氧气被消耗尽,填埋场内开始形成厌氧条件,垃圾降解由好氧降解过渡到兼性厌氧降解。此阶段垃圾中的硝酸盐和硫酸盐分别被还原成氮气(N2)和硫化氢(H2S),渗滤液PH开始下降。
2.3.3酸化阶段
当填埋场中持续产生氢气(H2)时,意着填埋场稳定化进入酸化阶段。在此阶段对垃圾降解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兼性和转性厌氧细菌,填埋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CO2),渗滤液COD、VFA和金属离子浓度继续上升至中期达到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PH继续下降到达最低值,此后逐渐上升。
2.3.4甲烷发酵阶段
当填埋场H2含量下降达到最低点时,填埋场进入甲烷发酵阶段,此时产甲烷菌把有机酸以及H2转化为甲烷。有机物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和电导率都迅速下降,BOD/COD下降,可生化性下降,同时pH值开始上升[10]。
2.3.5成熟阶段
当填埋场垃圾中易生物降解组分基本被降解完后,垃圾填埋场即进入成熟阶段。此阶段由于垃圾中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已随渗滤液排除,只有少量微生物对垃圾中的一些难降解物质进行降解,此时PH文持在偏碱状态,渗滤液可生化性进一步下降,BOD/COD会小于0.1。但是渗滤液浓度已经很低。
2.4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2.4.1物理性质——色与嗅
渗滤液均具有很高的色度,其外观多呈茶色、暗褐色或黑色,色度可达2000~4000倍(稀释倍数),垃圾腐败臭明显[11]。
2.4.2 pH值
垃圾填埋初期,渗滤液的pH在6~7之间,随着填埋时间的推移和填埋场的稳定,pH可提高至7~8[11]。
2.4.3 BOD5值
随时间的变化及填埋场微生物的活动增强,渗滤液中BOD5浓度发生变化。一般变化规律是垃圾填埋后的6个月至2.5年间渗滤液BOD5逐步增至高峰,此时BOD5多以溶解性为主,此后BOD5的浓度开始下降,至6~15年填埋场完全稳定为止,此时,BOD5浓度保持在某一低值范围内(≤100mg/L),且波动很小。因此,渗滤液BOD5值的变化过程实质是填埋场稳定化的过程。通过定期测定渗滤液的BOD5值,根据BOD5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判断填埋场的稳定程度[11]。 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工艺设计+CAD图纸(5):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