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相关文献得知,目前国内外对于氯丙嗪类毒物的检验分析技术较为多样,综合多种因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仍是公安工作中分析氯丙嗪类药物成分较为理想的方法。石银涛等对血液中18种常见的毒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的同时检测,但血液这种载体相比于犯罪现场中采集的各类物证来说较为局限,只有在现场各类物证中检测出的毒物成分与受害者体内所检测出的毒物成分相互印证,才能形成更加完整的证据链[1]。本文拟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设备对中毒案件现场物证中的氯丙嗪药物成分进行检验分析,对比检材与样本的检验结论,以此来确定所采集物证中氯丙嗪的定性和定量结果。这对于此类案件性质的确定及案件的侦破工作可以提供相当帮助,具有较好的公安实战意义。
一、概述
(一)氯丙嗪类药物的介绍
氯丙嗪系吩噻嗪类代表药物,别名冬眠灵、氯普马嗪、氯硫二苯胺。医用常为其盐酸盐,为白色或乳白色结晶性粉末,成品药物为白色片剂。其水溶液呈酸性,在水、乙醇或氯仿中易溶,在乙醚或苯中不易溶。熔点为194至198摄氏度。氯丙嗪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降温作用、增加催眠与麻醉作用且对于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都有一定影响。蒋云涛等通过研究氯丙嗪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应用,总结了氯丙嗪及其衍生物具有的良好药理活性,其广泛见于精神病类、抗组胺类药物,对抑郁症、精神焦虑、疟疾、帕金森病等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
(二)氯丙嗪类药物的研究现状及本文选用的检验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可知,目前国内外对于氯丙嗪类药物的检验分析普遍采用的方法有毛细血管电泳法、相微萃取技术、拉曼光谱分析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等。
毛细血管电泳法是一类比较新颖的液相分离法。梁婷婷等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检测苯并二氮杂卓类、巴比妥类、吩噻嗪类12种药物。顾名思义,该技术以毛细血管为分离通道,因此优点很多,不仅操作成本低,而且准确性、稳定性很高[3]。
固相微萃取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Belards与Pawliszyn最先提出,我国科学家在前人提取挥发性物质的基础上,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直接提取检验茶水中盐酸氯丙嗪,此技术快速、准确、无害的优点凸显无疑[4]。
拉曼光谱分析法是利用拉曼散射效应的一种分析方法,苗丽文等对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在刑事案件现场应用的案例进行了报道,认为其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浓度低,样品无须预处理,对样品无损伤的优点[5]。
本文则主要选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实验。
气质联用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初应用于刑事技术分析以来, 已经成为食品及毒物分析的必备手段之一[6,7]。本方法采用质控样品作对照,按平行操作的要求,在碱性条件下,经提取、净化、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Rt)、质谱特征离子碎片峰和相对丰度作为定性判断依据,与平行操作的添加标准品响应值比较,根据峰面积之比,进行定量分析。文献综述
(三)氯丙嗪类药物检验研究对公安工作的意义
在公安机关侦办的各类中毒案件中,氯丙嗪类药物作为物证从犯罪现场被提取出的次数较多,原因在于其药理活性多样且易于获取,故常常被犯罪嫌疑人用来实施犯罪。犯罪嫌疑人的投毒行为不仅导致了被害人误服过量的氯丙嗪药物而对其身体机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且其犯罪行为致使的氯丙嗪药物的非正规使用及大剂量滥用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8]。侦查人员通过现场勘测采集相应物证进行包装保存,实验室人员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设备进行样本与检材的比对分析,从而确定现场物证中氯丙嗪毒物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结果。此鉴定结论不仅可以与受害人体内毒物成分相互印证形成更加完整的证据链条,更可以对下一步的侦查工作提供线索,对于公安一线的实战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中毒案件中氯丙嗪药物成分的检验分析(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9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