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的基本结构如图 1 所示。DEFC 由阳极,电解质膜和阴极构成。阳极和阴极分别由多孔结构的扩散层和催化剂层组成。通常使用不同疏水性、亲水性的碳黑和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 DEFC 的阳极和阴极材料。DEFC 阳极室进料为乙醇和水,根据操作压力和温度的不同,可以是液相或者气相,阴极进料可以是氧气或者空气。乙醇和水通过阳极扩散层扩散至催化层(即电化学活性反应区域),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生成 CO2和 H+。CO2则通过阳极扩散层扩散回到阳极室中。而H+则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解质膜迁移到阴极催化剂层,并与阴极室通过阴极扩散层扩散而至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乙醇在扩散和电渗作用下,从阳极渗透到了阴极,部分乙醇又在阴极催化剂层与氧气反应生成 CO2和水[13]。
DEFC 中的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反应:CH3CH2OH+3H2O→ 2CO2+12H++12e- (1-1)
阴极反应:3 O2+ 12 H++ 12e-→ 6H2O (1-2)
总反应:CH3OH + 3 O2 → 2CO2+ 3H2O (1-3)
图 1 DMFCs工作原理示意图
阳极产生的电子经外电路经过负载流向阴极形成直流电源。电池的标准电压为1.18V,理论上当相对可逆氢电极(RHE)的阳极电位高于 0.046V 时,乙醇氧化反应自发进行。同样当阴极电位等于或略低于 1.23V 时,氧气还原反应也自发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阳极需要一个更强的正电位,阴极也需要一个更强的负电位来加速电极反应的进行。除了活化过程损失之外,还有因电池内阻引起的欧姆损失,真正的 DEFC 电池输出电压远小于理想的电池标准电压。在标准平衡状态下,由反应(1-1)、(1-2)的吉布斯函数变化可计算得到电池的电动势为:
Eθ =-ΔGθ/nF=1.145V (1-4)
总反应过程涉及到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ΔGθ=-1352.3 kJ/mol;涉及到的焓变为ΔΗθ=-1367 kJ/mol。标准状态下电池效率为:
η=ΔGθ/ΔΗθ×100%=97% (1-5)
该值高于相应条件下氢氧燃料电池的理论能量效率(83%)。由以上数据看出,DEFC 在标准状态下的理论电压较高,基本与氢氧燃料电池相近,但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电极极化和电池内阻的欧姆损失,DEFC 的输出电压远小于标准状态下的理论电压。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也很高,但实际的能量转化效率也要低很多。
对于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能耗,其催化剂的活性具有很大影响因素。1961年,Gaziew等[14]发现WC对环乙烷脱氢反应具有催化活性,从而为WC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拓展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其后,Samsonov等用WC作催化剂对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探讨。1968年西德的Bohm和Pohl等打破传统观念,首次在实验室成功制备了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WC,其比表面积达5~20m2/g。他们发现这种WC对氢的阳极氧化反应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由于Pt和Pd价格昂贵,所以比表面积较小,活性位较少的WC加入一定量的碳载体制备比表面积大,粒度小的碳载碳化钨来提高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催化活性,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碳载碳化钨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文献综述(4):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