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27-02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地方高校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趋重,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1-2]目前,论文网因研究生招生政策。导师队伍素质。学校硬件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限制,造成地方高校研究生水平层次不齐,体现在:招生规模小;本科背景专业差异大;读研动机与学习兴趣不足;专业知识功底差等问题。[3-5]这给研究生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机会,如地方高校研究生课堂人数少,专业课程一般在6~12人之间,为开展seminar小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
本文以笔者讲授的研究生课程隧道结构设计原理“为例,充分吸纳国内外重点高校课题组普遍开展的seminar模式[6-8],总结针对地方高校隧道工程方向研究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调动学生转变观念,由本科课堂灌输模式向研究生课堂讨论模式转变,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模式探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Seminar教学模式浅析
Seminar,即小型研讨会“,是目前欧美大学课堂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最早出现于18世纪德国教育家Frank创办的师范院校内。1737年,德国学者Gesner在哥廷根大学创办哲学Seminar讲座。此后,该种教学模式得到广泛推广与发展。Seminar互动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其彻底颠覆了传统东方授-受“单向教学模式,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学有所获。教学相长“,其核心思想: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互动,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最佳效果。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9]:
第一,互动性。Seminar采用教与学双向交流方式,就共同关注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提问,也可提出自己看法和主张,教师可以旁敲侧击,同样也可以以非权势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民主性。Seminar教学模式建立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平台上,不必拘泥于师尊和权威,完全畅所欲言,围绕教学内容,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能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以尊重。平和的态度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
第三,激励性。Seminar教学法营造双向互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到宽广知识视域的必要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实现从知识再现型向知识创造型飞跃。
二。隧道结构设计原理“听课学生情况调查
为准确把握讲授对象背景情况,在接到教学任务之后,笔者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形式对选修或旁听该课程的2012级土木工程研究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其中选修生8名。旁听生4名,合计12名,详细调查情况如图1~4。
依据调查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
隧道结构设计原理“课程面向对象的本科背景多为西安科技大学或类似相近水平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尚可;讲授对象调剂入校比例较高。学生对待调剂入校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有待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引导;讲授对象本科专业背景层次不齐。以路桥工程方向和地下工程方向为主,但受制部分高校专业区分影响,有2名学生专业方向不明,1名学生属跨专业入校;学生课程背景情况尚可。多数学生有过学习隧道工程“及相关类似课程经历,但仍存在3名学生未学过该课程,给本课程研究生拔高教学造成一定影响。
三。隧道结构设计原理“seminar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依据问卷调查结果,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在广泛吸收国内外重点高校课题组普遍开展的seminar模式后,尝试在隧道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可详细归纳为:基础知识做铺垫。工程实例为对象。专题讨论为方式。课后探索延伸。详细阐述如下:
课时安排方面,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为54个,授课时长为1-18周,每周1次,1次3节课。本人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与听取老教师建议后,采用了1+2“课堂模式,即第1节课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后2节课进行专题课堂讨论。
授课模式方面,主要采用专题教学模式,即1~3次课程安排一次教学专题,具体课时依据教学内容及难易度确定。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将课程分为8个专题:隧道工程面临技术难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隧道选线与选型;隧道结构断面设计;三维隧道围岩受力及结构荷载;隧道施工方法比选;隧道支护技术及发展;NATM专题;隧道通风。防排水专题。
授课方法方面,采用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教学与讨论。除了教师完成专题对应工程实例背景知识讲解和基本信息引导外,主要依靠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将每个专题分解到个人,每个专题对应主讲人2~4名(2人1组),每位主讲人针对负责课题提炼其核心思想,完成课件制作与讲解,由教师和听课学生对其提问或讨论,主讲人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若现场难以解答,下次课程继续完成问题答疑。最后,由教师完成专题总结,并提出本专题存在研究难点或热点,诱导学生课后进行探索,以期达到交流中升华与提高。帮扶工作方面,部分学生未进行过隧道工程“及相关类似课程的学习经历,进行专题讨论时存在明显吃力,进而产生厌学。逃课情况。一方面采用1帮1“形式组成2人小组,一般有1名基础知识较好和1名较薄弱学生组成,2人合力完成1次专题汇报和解答。另一方面,对该部分学生单独开小灶,由教师给其提供相关基础教程进行补课学习,并引导其逐步理解课题内容。
考核模式方面,依据课程考核大纲,结合8大专题,要求学生自选其一,完成不少于7000字的课程报告,该课程报告必须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或工程实例,并应结合课后阅读进行深化提高。要求达到:内容有深度。思想有创新。课程报告应按照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正规出版样提交,所有课程报告由教师完成学术不端检测,抄袭率超过30百分号视为不合格。学生成绩采用课堂讨论积极程度(20百分号)+主讲汇报情况(20百分号)+课程报告(60百分号)综合评定。
四。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效果调查及分析
经过隧道结构设计原理“一个学期课程教学后,为检验本教学方法的实效性,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反馈效果。课程结束后,一方面对学生总成绩进行整理分析;另一方面,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学生总评成绩情况如图5示,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如图6示。
对学生总评成绩及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可知:
(1)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接受程度较好,绝大多数学生按照课堂安排,进行了专题汇报与讨论,并按时按质完成课程作业提交,总评成绩优秀率为64百分号。
(2)对于旁听生的成绩测评与认定,学校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除1名旁听生最后未提交作业外,成绩在60~79分段内有2名旁听生,经与学生沟通得知,旁听生在我校研究生教学体系中属于编外人士“,即在评分系统里面无该部分学生信息,教师也无需给其成绩,其听课纯属个人兴趣。但该情况给课堂教师正常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扰,旁听生流动性大,教师是否应给其进行布置专题汇报及课程作业,是否应按照选修生标准要求,诸类问题亟待解决。
(3)学生对本教学模式产生的学习效果满意度较好,满意率在80百分号以上,说明该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及相关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较好,值得完善后进一步推广。
(4)根据学生反馈的建议中看出,学生对部分章节难点理解不够,特别是未被安排专题汇报的学生存在夹生饭“现象,如何克服该情况是下一步分析的重点。此外,采用该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授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其不仅应掌握专题相关知识,还需引导学生扩展知识结构与体系,高屋建瓴把握问题核心。
五。结论
针对地方高校研究生质量及课堂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探索适用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的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该模式可归纳为:基础知识做铺垫。工程实例为对象。专题讨论为方式。课后探索做延伸。
通过对选修或旁听隧道结构设计原理“的2012级土木工程研究生教学实践,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反馈效果良好,该教学模式可在土木工程及相关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该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实践过程中,需要解决几个问题:课堂专题凝练与分解问题;学生积极性与能动性调动问题;旁听生成绩测评与认定问题。
地方高校研究生seminar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地方高校研究生seminar互动課堂教學模式探索【313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