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校园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观念。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就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字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创新观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论文网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随着办学硬件投入驶入快车道的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治校的观念,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校园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等。它是师生员工精神的避风港和养分的补给所。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规范体系。它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群体成员的行为。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对学校师生员工起着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约束作用,使他们自觉地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明辨是非界限。它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充满着创造活力和创新精神,能激励学生探索奥秘。增加求知的自觉性和解惑的主动性,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趋势日益突出,少数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走入误区,引起身心的失落和彷徨。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最具竞争心理。开拓意识。批判勇气和创新精神的实践群体,是学校精神文化最热情的需求者和最积极的创造者。在实践精神的感召下,校园精神文化洋溢着创造性,反映出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倾向及个性行为方式的特征。这种创造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大学生生命主体形象的设计和诠释,又是其知识文化底蕴和潜能素质的外化与彰显。因此,完善人格和实践精神,是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鲜明特点。
二。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观念
1。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突出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道德生成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学生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学生管理和各种社团活动中,都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实践的呼声,充分理解。信任学生,真心依靠学生,放手发动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他们道德自觉自律意识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当然,在强调教师弘扬人格力量。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同时,学生也需要尊重教师自身的需求。发展和提高。彼此相互理解。关爱应该成为师生双向情感互动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忽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融合;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代替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
2。素质教育的观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它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在第一课堂中获得知识。获取信息,增进文化涵养;在第二课堂中参与实践,提高素质和能力。因此,学校必须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个重要阵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促使他们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思想品质。道德人格的塑造远比知识的获取。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因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
3。人文教育的观念。
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使其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洞察社会。通晓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实践证明,通过人文教育,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业余爱好。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使学生拥有经济的头脑。法制的观念和环保的意识。正如培根所说,历史使人聪慧,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自然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修辞学。逻辑学使人善辩。
与人文精神共同贯穿高校发展全过程的另一种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它着重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为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求真须以求善为导向,求善须以求真为基础。
4。个性教育的观念。
个性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个体需要。兴趣。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系列心理特征的教育。培养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就没有创造性。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爱好。追求。特点。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挖掘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培养个性必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者必须帮助学生找出其价值。优势和潜能,鼓励并积极帮助他们成才。
[1][2]下一页
對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203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