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1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10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和内容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的国家又叫关键能力“(如德国。澳大利亚)或基本能力“(如美国)。
根据对核心能力已有的研究和认识,并结合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以及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标准体系中的核心能力分为8个项目,即:(1)与人交流;(2)数字应用;(3)信息处理;(4)与人合作;(5)解决问题;(6)自我学习;(7)革新创新;(8)外语应用。
二。高校辅导员新时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依据职业核心能力标准体系的核心能力项目,结合高校辅导员的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辅导员在新时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能说能写,这是做好一名辅导员的基本功。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既要处理繁杂的行政事务,更肩负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格塑造,没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就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与学生的语言交流,把正确的思想通过语言表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接受并内化在具体行动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体现辅导员清晰的思维,而且也体现着辅导员的精神和气质风范。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不仅要善于用语言和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工作思路,还要善于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进行个别谈话和说服教育工作,而且要敢于并善于在公开场合或学生集体面前发言(演讲),以及能够胜任新闻通讯及一般性综述材料的撰写。
(二)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它包括确定目标和制定具体计划的能力。协调关系的能力。善于用人的能力等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基层指挥员,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有较强的领导力,善于带动。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善于选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并能够对班级管理给予积极有效的指导。
(三)与人合作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是指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协商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它包括具备合作意愿。互相配合工作。建立及调整合作关系的能力等等。辅导员所从事的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涵盖面广,工作内容涉及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经济困难学生奖助贷“。心理疏导与咨询。就业指导与服务等诸多方面。因此,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非常讲求互助与配合,仅凭单打独斗“是很难做好这项繁杂的工作的。
(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辅导员在其从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旧的思维模式和框架,勇于并善于创新,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完善学生工作内容,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思想观念的创新。辅导员要不断更新思维,接触新的事物,了解新的工作对象,勤于思考,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获取新知,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工作方式的创新。辅导员要改变过去管理者为主体。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坚持以生为本和管理育人的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为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服务。
(五)学习研究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两个方面,是指辅导员在完成日常工作事务之余,不断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勤钻研。多思考,并能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内化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理论的能力。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高校辅导员角色的特殊性和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决定了加强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切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2005年1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特别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高校辅导员的核心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党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力量。但在所有的相关因素中,辅导员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广泛,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加强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高校建立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需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辅导员队伍的水平对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统筹规划辅导员的发展,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从个体层面上看,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应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结构。在职业技能结构上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调研能力等。因此,加强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必然需要。
(三)加强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在努力提升专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而不能再仅仅依靠经验。尤其是90后乃至近00后大学生群体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高校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基本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新的传播。交流工具,研究新的工作对象。
四。新时期培养和提高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培养和提高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辅导员自身主动学习和加强锻炼是关键。在工作中,辅导员要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标准,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及特点,加强学习,针对性的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除此之外,高校也应从选拔。培养。考核等方面推进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一)细化选聘标准,建立规范的准入制度,为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提供有效动力
辅导员工作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很高。高校要切实转变以前认为辅导员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干的工作“的错误认识,高度重视辅导员的选聘工作,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立规范严格的辅导员选聘标准,遵循公开。公正。规范的原则,严格招聘程序,严把入口关。
另外,在辅导员正式录用前,高校应设立不少于1个月的见习期,以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为标准,针对性地为之安排学生工作内容和工作项目,客观。全面地考察拟录用对象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养,确保最终录用的每一位辅导员都是职业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
(二)坚持养用结合,完善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培养机制,为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使辅导员队伍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工作方式,高校应完善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培养机制,对辅导员坚持养用结合“的原则,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上岗培训。日常培训。职业培训。专题培训等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其次,还可通过搭建学习交流及科研平台,组织与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等,构建行之有效的辅导员培养机制。
(三)进行科学管理,健全辅导员队伍的激励和考评制度,为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提供有效促进
健全辅导员队伍的激励和考评制度,强化辅导员队伍的考核工作,是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核心能力发展的有力措施。恰当的考核机制,可以全面地反映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从而鼓舞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高校必须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工作考核制度,形成科学的评价和奖惩体系,将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与激励导向机制相结合,奖罚分明,以此来促进和提高辅导员对于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视。
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
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348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