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神疾患学生分类及救济方式探究
早在1989年召开的全国高校卫生保健研讨会“的资料就表明精神疾病已构成高校学生学习和正常生活的严重威胁,精神疾病呈逐渐上升趋势。[1]据新华网报道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总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百分号和64。4百分号。[2]1999论文网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20。23百分号的人患有心理障碍,到2005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在校生的22。6百分号;在北京市高校学生中,23。2百分号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3]北京某大学1997至2009年休学原因的调查显示:精神疾病与传染病史是导致高校学生因病休学的主要原因,精神疾病居于首位占48。21百分号;[4]上海市某高校的调查显示:有近20百分号的学生感到苦恼,17。5百分号的学生在情绪积极与消极尺度上偏向消极。[5]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高校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比例居高不下,精神疾病学生已日渐成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和管理中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
在迈入大学殿堂之门时,这些金榜题名的学生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但是为什么他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之后,这些以前看起来非常优秀的学生会出现各种不常的举止,严重的会出现明显的躁狂抑郁等症状,更有甚者会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这些问题学生的出现不但对于学生本人,学生的家庭是灾难性的,同时他们还会引起周围同学不同程度的恐慌,更严重的会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笔者将从预防与救济两个层面入手,对高校内的精神疾患类学生进行分类以及从根源上对避免这类学生的出现提出一些救济途径。方式。
一。高校精神疾患学生分类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心理咨询所接触的学生特点,将在高校中出现的精神疾患类学生大体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学业压力型
大学以前,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学校老师,乃至整个社会,对于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都是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成为了一个学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对学习成绩的重视高于一切,这就导致了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来说,榜上有名是他们的生活目标。而当这部分学生进入了大学以后,他们整天面对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状元“们,没有人再过问他们过去的名次,而大家更加关注的是谁更加多才多艺,这部分学生就会显得手足无措,而如果一次考试之后,他们又不能拿到以前的成绩时,对自己重新定位的不准确就会让他们感觉到各种压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报考学校时被调剂了专业的学生,他们所学的专业并非他们所爱,每当上课时有一点点听不懂或者在大学的第一次考试失利,他们就会把原因归咎于这个不喜欢的专业,这使这类学生每天都处于压力与痛苦之中,学习上的一点点不顺利都会引起他们的厌学。这种压抑的情绪渐渐沉淀,学业逐步成为了他们的负担,如果他们再将自己封闭起来,渐渐的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而最终转变成为抑郁症。
2。经济困难型
经济困难型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贫困生,在高校中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一般是指学生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不能够支付他们在学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费用,这类孩子一般来自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虽然他们的家庭情况不尽相同,有的是父母下岗。有的是家里有重病的亲人,有的是纯农户等等,但是他们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贫困,这也是这类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原因。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他们的接触面有限,他们从一进校开始就背负着贫困生“的名字,他们自卑。敏感。焦虑,同学不经意的一句这都没听说过“。这都不知道“就足以将他们的自尊心压垮,他们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他同学联系,因为他们怕被讥讽。嘲笑,他们的内心极其脆弱,凡事都以一种回避的状态,渐渐的,孤独。恐惧和焦虑一直伴随着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患上社交敏感症。
3。网络成瘾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时下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给青年人带来巨大信息量的同时,也让很多年青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从心理发展规律来讲,学生时期是个体交往最强烈的时期,他们渴望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倾诉,他们渴望自由平等,渴望得到认可赞许,而网络恰好填补了这项空白,他们可以通过QQ。微信。朋友圈甚至在网游中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来倾诉烦恼宣泄愤怒。他们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在虚拟的世界中,他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称赞,能够感到不曾有过的自信,也可以得到战胜对手的满足感,渐渐的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初始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严重的还会出现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紧张焦虑,双手颤抖疲乏无力等症状。他们所患的就是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渡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心理疾病,一旦网瘾发作就会难以忍受,甚至会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去达到上网的目的。[6]
4。交际困难型
大学是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桥梁,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转折。尤其是对于初次离家的学生,他们会面临着各种不适应:水土不服,语言不通,饮食习惯不同,全新的老师和学生……所有的一切对于他们都是陌生的。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些不适应的情况,不知道怎样跟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相处,他们想得到新朋友“的认可,但又害怕自己表现的不好,被人嘲笑,内心充满了矛盾。他们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在重新评价自己时产生了障碍,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烦恼,孤独,害怕等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害怕与人交往,不愿与人接触,在不得不与人交往时就会显得紧张。笨拙,面红耳赤,最终他们有可能患上了社交恐惧症。[7]
二。高校精神疾患学生的救济方式救济的最初含义为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生活困难的人。而后引申为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精神疾患类学生的出现不仅与学生自身的各种因素有关,家庭氛围。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其心理疾病的形成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从根源上减少精神疾患类学生的出现。
1。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创建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研究表明,[8]精神类疾病的发生与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过于严厉的家庭容易使孩子走向极端。过于苛刻的家庭易使孩子缺乏安全感。过于溺爱的家庭易使孩子骄躁。不完整的家庭易使孩子冷漠偏执……这所有的不和谐的家庭氛围都可以成为引发精神类疾病的导火索。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良好发展的前提。
2。建立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旨在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有调查显示,部分省市有近四成的青少年有心理问题,只是在还没有迈过高考这座独木桥的时候,他们的症状并不为人们所关注,直到他们到了大学,当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好坏唯一标准的时候,他们的病态就逐渐的显现了出来,也可以说,心理疾病的形成不是突发事件,它是一个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人们对精神类疾病的认识有限,人们总是希望离精神病“这个词远远的。所以真正有心理问题的这些学生是很少能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他们认为只要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就被贴上了神经病“的标签。因此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化的心理测评手段,建立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源上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3。减少师源性“伤害引起的心理疾病的发生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发生在2013年5月海南万宁校长开房门“事件吧,这并非是一起偶然的突发事件,媒体报道的教师恶意体罚学生事件。虐童事件。教师性侵学生的恶性案件更是屡见不鲜。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理成长的促进者,而在这些事件中教师却成为了他们健康心理成长的毁灭者,教师对他们的侵害有可能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因此,学校应该提高应聘门槛,应聘时适当加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学校也应该制定教师师德。语言教学行为规范来约束教师的行为,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将一些品行恶劣,丧失职业道德的教师辞退,减少师源性“伤害引起的心理疾病的发生。不仅如此学校也应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
4。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从文献报道的调查中显示,[9][10]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普通群众他们对于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态度大都是逃避恐惧的,他们认为精神类疾病患者的行为随时都可以将他们自己处在危险之中,甚至有些医护人员对于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态度也是消极悲观的。因此,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率,加大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精神类疾病的认识度,有利于精神类疾病的及早发现和治疗,有利于消除公众对精神疾病类患者的偏见和歧视。[11]
5。媒体报道要注意正效应
新闻媒体具有守望。会议。教化和娱乐的功能。[12]媒体具有巨大的指导民众的力量,也具有导向舆论制造的功能。一般在一起恶性事件报道后,总会有类似的事件会在相应的时间段内陆续报道,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新闻媒体起到的引领作用。而大学生具有接受信息快,辨别力差,效仿性强等特点,他们不能够区分媒体报道的性质,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学生。有些新闻媒体一味的为了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引起轰动,而忽视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媒体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淡化报道有助于降低由于心理疾病学生而引起的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高校精神疾患学生分类及救济方式探究
高校精神疾患學生分类及救济方式探究【367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