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审质量控制对策刍议
随着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和实施,近年来,浙江省高校十分重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了规范审计行为。保证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部分高校论文网也依据上述文件相应制订了内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如何进一步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内审部门服务功能和自身价值,已成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议题。
一。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高校内审质量控制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并运用的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包括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其中全面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工作。审计人员配备。上岗资格管理。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工作底稿复核。审计文书签发。重大事项请示。审计资料归档等全方位的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审计人员开展审计项目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它涉及职业道德规范。专业胜任能力。分派审计业务。制定操作规程。咨询。考核与评价。评估效果。监控等方面,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内审部门审计效用的发挥。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风险。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减少资产流失。实现审计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二。增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一)健全内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内审质量控制办法
制度建设是增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前提,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实际可操作性。高校应健全内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内审质量控制办法,着重把握以下环节。
1。审计方案的质量控制
实施审计前,需要编制审计方案,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审计小组应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收集资料,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据此对审计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审计组组长和成员。审计方案必须明确审计目标和重点,合理组织安排各成员分工,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应变性。审计方案经领导批准后开展具体工作。
2。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
审计人员在搜集审计证据时应当有针对性,必须注意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获取证据。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步骤和方法难以开展或者开展后难以取得充分审计证据的,应实施追加取证,仍无法完成的,须由审计组长确认并予以记录和反映。通过对审计证据的分析。判断和归纳,确定是否足以支持审计结论。
3。审计日记和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
审计日记应当逐日编写并保持真实性和完整性。对被审单位违反国家和学校规定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应当在编写审计日记的基础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因审计日记。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有对应关系且一并归档,所以要着重关注审计日记与工作底稿在编写时的规范性和条理性,按照固定格式编写。复核。
4。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
审计现场结束后。审计组长代拟审计报告。一般在十个工作日内提交,重要或者重大项目在十五个工作日内提交。审计报告是在对审计证据。工作日记和底稿进行详细审查。充分交流意见后形成的审计结论,必须真实客观。重点突出。定性准确。附有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经审计处长审核后,送达被审单位征求意见,对有异议的内容进行核实后作书面说明或修改,最终予以认定。
5。审计跟踪的质量控制
审计跟踪是对被审单位落实审计决定的情况进行的检查和督促。由审计组长编制列示主要审计意见的审计意见落实情况反馈表,与审计报告一并送达被审单位,最后负责收集汇报。对确定的重要事项的审计意见,应组织实施后续审计。
6。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
审计档案是反映审计项目全过程的完整记录,是审计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充分重视审计档案管理,发掘和利用审计档案资源,能为新的审计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高校应遵循审计档案小组负责制,谁审计谁立卷,审计组长对审计档案的业务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二)建设优秀审计团队。营造快乐审计“文化
高校内审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它要求每位审计人员具备高尚的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素质。审计团队的建设是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软件“,软件的优劣表现出的最终结果是审计质量的优劣。
建设团队重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通过学习培训。继续教育等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建立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审计观念:另一方面是营造快乐审计“文化。审计是一种既充满未知又枯燥乏味的工作,从这个过程中去发现快乐。创造快乐十分重要。快乐审计“的理解有三点。第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这里又包括与外部的相互理解和审计处内部之间的相互理解。许多时候,审计项目开展会遇到想象不到的阻力,有些被审单位不了解审计,总以为是给他们找茬“,这时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最终达到相互理解的良性反应。第二,它是审计原则性与适度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审计当然要讲求原则,没有原则的审计那就失去了审计本身的意义。但是,审计并不是完全死板的。没有任何人性的。教条主义的产物,它更大的作用也在于为高校良性运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监督。因此,在掌握根本原则不动摇的情况下,适当变通反而能促进自身工作的提高。第三,快乐审计“口号是自身建设过得硬的自信表现。一个优秀的审计团队代表的不仅是每位团队成员在思想。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上都有良好的表现。而且以一种紧密团结。积极向上的姿态呈现给各院系。部门,展现出审计部门的精神风范。(三)丰富内审技术手段,搭建内审信息化平台
高校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网络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是把双刃剑,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使某些违法违规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审计任务更加繁重,这对内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审计软件的运用仍处在初级阶段,在实务中,基本上沿袭过去的手工查账方式。没有与会计软件相配套的审计管理平台。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例如,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以离任为主,任中审计由于受到技术等原因的限制无法施行,远程实时跟踪审计也因为技术不支持而放弃。
为了更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与时俱进地跟上高校发展的步伐,审计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积极研发符合学校自身情况的内审系统软件,建立审计信息化运行平台。以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信息化运行平台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一是通过与财务系统的对接,对内部财务收支及院系财务状况实行网络远程实时审计,有效进行事中监督。二是平台资源实现内部共享,可以对整个审计事务的流程进行跟踪管理,掌握审计动态,便于全盘考虑,及时做出决策,提升审计质量。三是平台也是信息处理的工具。由于平台整合了审计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因此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将各种审计项目数据重新组合。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参考结论。这减少了人工作业带来的差错,避免了重复劳动。极大地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四是平台开发时,可以将审计工作中需要的格式模板导入不同的审计项目模块。审计小组按项目所产生的电子档案,如审计工作底稿。查询单。征求意见稿。审计报告结果等在平台得以完整保存,实现了审计办公的自动化。电子档案还可以与档案部门信息碰接,完全摆脱了手动重新著录的繁琐。且查找方便。保密性好,提升了档案管理的质量。
(四)建立质量控制评价机制,开展优秀项目评选工作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第18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通过持续和定期的检查。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第21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按照组织适当管理层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实施外部评价制度。“这两条规定显示了建立内外部评价机制对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监督是高校内部审计最重要的职能,而作为监督者的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自身也必须接受监督,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高校应成立审计质量控制评价委员会,由其牵头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审部门的廉洁性。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内审制度的执行情况。内审目标的实现程度。内审质量控制的状况等进行检查。经主管领导批示后得出检查结果,给出评价以加强内审质量控制,督促内审质量提高。
评价也可以从审计部门自身做起,从考核激励的角度开展年度优秀项目评选工作。评选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由分管领导组织,审计处组成评审小组集中评审。
参评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审计工作全过程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审计准则。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规定进行:审计结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评价客观公正,处理处罚适当,建议切实可行;通过审计揭露出重大违法违纪。损失浪费等问题;审计结果得到较好运用,为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等方面提出积极建议。取得明显成效:项目中无审计人员因违反廉政规定和审计工作纪律受到查处。
评选内容可以分审计规范。审计成效与创新两大部分。审计规范部分起评分为100分,计分事项和量化分值分别为:审计方案(包含审前调查)20分:审计通知书5分;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40分;审计报告25分;审计档案10分。对不符合计分事项工作规范和要求的,酌情予以扣分:审计成效与创新部分起评分为0分。根据领导批示。出台制度。有效整改。责任追究。自查自纠成效。工作创新等六个方面的工作规范和要求进行加分。
评选结果应由审计部门在网站上公布,对评选通过的优秀内审项目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能推荐参加的审计项目或审计质量控制评价委员会判定不合格的项目应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改进方法,实行责任追究,达到强化内部审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高校内审质量控制对策刍议
高校内审质量控制對策刍议【388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