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辅导员的德育职能探析
当今社会,人们逐渐认到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也成为了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入崭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论文网文明的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要在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普及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高级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高校新的德育内容。高校的道德教育离不开人文队伍的建设,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着重建设生态文明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生态素质的培养。辅导员是在高等教育中肩负重大历史责任与使命的社会角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政治引路人“。面对当前生态文明的教育现状,对辅导员在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及应具备的德育职能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一。教师职能――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引导人,辅导员是教育工作者,担任一系列思想政治类课程的任课工作。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辅导员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从科教的层面培养学生树立最基本的生态文明观念,如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关心其他生命。保护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些不可能在学生个体行为中自发产生而只能通过教育才能使其内化为人的品质的生态文明内容。设计大学生各种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指引和监督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认识过程。其次,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对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大学生时代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为学校提供科学的意见。如通过举办讲座。组织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及观念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并实践生态文明的观念。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观念的不断更新,辅导员自身的生态素质也应主动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把握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搜集相关资料,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生态文明科技信息。相关学科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组织课堂讲解材料,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将生态文明观积极主动地应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检验并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二。指导员职能――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
做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认知水平的指导员,主要在学习。生活方面作指导,努力普及生态知识。高校辅导员能够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这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地信服于辅导员的思想教育,也有利于大学生主动学习生态学知识,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内容。辅导员还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工业化以来人类对生态破坏严重后果和典型案例,选择反面教材警醒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态危机的基本理论和经典作家的代表作,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让大学生了解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以及所采取的主要行动。形成的观点及文件等。通过对大学生课内课外生态文明观方面的学习。活动的指导,督促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
三。组织管理者职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
生态文明观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道德,改变传统灌输。强迫服从的单向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将生态文明教育真正内化。高校辅导员作为组织管理者,扮演的是干部或者管理者的角色,应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生态文明观,多组织活动让学生参加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关键步骤,更是德育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多与学生讨论并收集他们的实践反馈。分析反馈信息,寻求更为进步的教学方式,以便在下次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运用。辅导员在组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德育实践时,应充分把握网络。广播等媒体的舆论导向性,明确教育主体,有针对性地将生态文明德育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方面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水准在亲身体验和参与中得到升华。通过情感体验,培育起大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帮助大学生真正树立生态文明观,使保护生态成为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四。监督评价职能――养成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实践生态文明观还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确保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收到实效。辅导员的生态文明教育绩效考核,应该是有区分的有阶梯式的衡量标准,细化德育成果,让辅导员的生态文明教育德育工作有明细的目标。高校辅导员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监督评价职能旨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将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应用于现实生活,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来,并逐渐养成习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生态道德规范。养成的生态文明习惯包括:第一,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激和善待生存环境,尊重自己与其他一切生命。保持生物多样性,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第二,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第三,积极投入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资源,树立节源意识,有效保护资源,掌握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所需的科学技能,使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幸福得到连续延绵和可靠保障。第四,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社会文化,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千差万别,最终效果也不尽相同,以完善的评价体系检验相应的教育效果,不仅是对已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考核,更能为下一步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参考。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任重道远,高等院校要从辅导员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入手,科学界定辅导员的德育职能,落实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一系列要求,在辅导员选聘。培训。激励。发展等环节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的整体优化,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制的完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全人类的生态文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观与高校德育教育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SGSY2009YB338。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辅导员的德育职能探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辅导员的德育职能探析【266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