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探析【2621字】

时间:2023-02-09 12:12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探析【2621字】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a)-0237-02

<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a)-0237-02

当今体育课程在高等院校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课程,体育课程开设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在高校体育训练中,因论文网此,在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措施被社会各界人士予以更加严格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法律条例,并且要求各个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以增加安全观念。

1防伤害措施在高校体育训练中的教学状况

体育训练对学生体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构建现代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正因为如此,学生的体育课程无论是教学师资还是教学设备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教学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动作和专业要求或者一定强度训练的体育课程而言,如果学生自身缺乏防范意识加之学校相关保护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因素,所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从而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世界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学校体育训练造成的伤害占很大比例。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要高,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用于体育训练医疗方面的?t疗资金高达1000亿元。因此,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措施的加强刻不容缓。针对于此,新世纪相关部门出台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规章政策,构建防伤害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也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课题。在完善体育训练的防伤害措施的过程中,高校举步维艰的状态是不可否认的。

2高校体育训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意识

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安全防护意识不高的问题,即使体育训练的难度更高也不会树立相应的安全防护意识。同时,由于当前高校大学生均为95后新生代群体,他们对于高难度的体育训练充满期待与热情,丝毫不考虑其中存在的风险系数。正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学生不把高难度的体育训练当回事,诸如轮滑训练不佩戴护具。激烈赛事之后剧烈饮水或者骤然停歇等都将导致体育训练安全事故的发生。

2。2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高校体育训练防伤害措施的建立健全直接受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教师过分注重教学成绩的现象在高校中时常发生,认为大学生大都为成年人,因此对其安全意识的培育大大降低,不够重视甚至是完全忽视。正是因为许多教师严重的违背了教师的教学宗旨,继续以这种错误的态度教学,从而导致学生的安全意识停滞不前,不仅仅是留下了严重的教学隐患,而且对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2。3缺乏完善的教学防伤害管理体制

当前体育课防伤害措施建设在高校中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高等院校并没有相应的教学训练防伤害管理机制。例如,对体育设施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工作很多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后勤工作人员,因此在发生教学训练事件的时候难以采取科学方法处理,往往出现一片混乱的局面。部分高校尽管建立了教学防伤害体系,但是往往流于形式,从而使其失去了实质性的功效,教学防伤害成为纸上谈兵。

2。4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中的体育训练离不开教学场地以及相关的教学器材设备,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在教学场地设置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如场地小,无法满足教学训练需求,甚至场地坑坑洼洼,岩石外露等,特别容易发生摔伤事故。另外,教学器材方面由于管理不善容易出现受潮或者掉螺丝。不耐用等问题,如篮球架年久失修等。因此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特别容易发生意外。此外,某些运动风险系数较高,像打篮球。游泳。跆拳道等,需要较高要求的训练场地,,但是由于学校缺少专业的防护措施,因此经常发生诸如溺水以及摔伤等教学事故。

3高等院校体育训练防伤害的相关对策

3。1积极培育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于高校体育训练中防伤害措施的加强至关重要。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防伤害机制,使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高校理应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引导学生能够意识到教学训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多渠道对学生进行理念渗透,如校园宣传栏以及开设安全课堂讲座等,引导学生自发构建起教学防护意识。同时,还要向学生进行专业的防护技能培训,用科学方式解决未知的安全事件。

3。2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充分做到关怀学生,特别是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在体育教学中,高校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切实将学生安全问题纳入到教学训练体系中来;其次,多方面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以及防护技能,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于出现教学事故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护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促进教学训练的科学化,避免错误教学导致的安全隐患;最后,不断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在培育学生安全防护观念的同时发现教学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3进一步完善高校防伤害措施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构建完善的防伤害教学课程体系无疑是首要任务,特别是对于体育课程教学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要强化校园教学设备的防伤害体系建设,比如对体育设施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查的工作成立专业后勤工作人员,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目的在于切实提高教师的防伤害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安全防范讲座等多元化的方式构建高校体育防范课程体系,并搭配相应的救护运行机制实现安全保障的进一步强化。

3。4优化体育教学设施与场地

体育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学场地以及优质的体育器材,良好的场地和器材不仅有助于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够充分保障师生的训练安全,避免出现训练隐患。因此,高校应当实现教学场地的进一步优化与教学设施的完善,对于那些存在着安全隐患的教学设施予以及时更换,在教学器材的选择上要以安全系数为首要标准,从而从源头上避免体育教学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保障体育课程教学的高效稳健发展。

综上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的体育安全教学已然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课题,构建教学安全防护制度,使学生的学习安全得到强有力地保障,高校任重道远。只有构建健全的教学体制才能够充分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趋势。同时,学生自身树立起自我防范意识也将同学校的安全防范体系相契合,全力推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良性发展。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探析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探析【262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32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