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探析【3551字】

时间:2023-02-09 12:19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探析【3551字】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70-0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70-0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论文网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因而他们面临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包括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等,大学生中心理不适现象日趋增多,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缓解,常引起激烈的心理矛盾冲突。因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的指导作用,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研讨工作。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建立心理教育课程群,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培训。远程教学。短信督导。在线研讨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范围,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增加挫折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内容。

一。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大学生心理状况总体是良好的,但由于学习。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部分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个别学生甚至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引起社会的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还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亟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1]。

(一)建立合理的课程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设计原则

目前大部分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作为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目的是为了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以应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2]。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计要遵循以下具体的设计要求:紧扣心理教育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本学期心理教育的主题方向和单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确定每个单元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课程目标,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确定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和具体,不能笼统,泛泛而谈,要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形式和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年龄特点。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都要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主线,不能偏离方向,同时要注意各环节内容的衔接和过渡。教学准备要充分,要考虑好教学场地,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有关材料

(三)课程内容要与大学生活紧密结合

课程内容的选取是落实课程目标。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基础。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因人而异,各有侧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目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教授的重点内容之一[3]。

二。改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多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师生之间互动较少,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参与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弘扬学生主体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让学生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体性。参与性的教学中习得知识,构建积极的心理,促进积极人格的生成,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4]。

(二)将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建立和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投身于各类活动之中,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目前,大部分高校特别重视课外教育与大学生自助体系的结合,多采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印制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指导大学生成立心理社团组织。建立学生心理热线电话和心理咨询信箱。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等形式,提高和增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并建立学生朋辈辅导中心。通过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为同学们丰富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了平台。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在不同年级学生中开展不同层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沙龙活动。心理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如:在新生班级开展促进彼此相互认识。相互沟通。信任以及增强凝聚力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以带动各新生班级朝积极健康方向发展;在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中开展以人际关系。恋爱。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团体辅导;在毕业生班级开展以规划未来和感恩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如环境适应不良。自我管理困惑。人际交往障碍。交友恋爱挫折。考试紧张焦虑。求职择业矛盾。人格发展缺陷。情绪调节失衡。生命意识缺失等)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力开展有益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团体训练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加深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形式多样。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

(三)运用心理体验式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力求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在学习心理知识的同时,掌握心理技巧和手段,疏解心理压力,体会到放松和愉悦;还可以利用现有社会资源,聘请权威专家,举办有关心理知识的专题讲座,利用这些补充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手段。

三。改革现有的学习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也就是期末考核的形式。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不够精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水平的考核也不显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成长,重视学生从课堂知识中的所得。所悟。所感。因此,课程教学评估内容应更加丰富和具体,评估应更加细化,主要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评估重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更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在今后面对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情感危机等事件时能更好地处理和调适,有效缓解不良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对自身以及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伤害。因而,我们在考察教学效果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心理技能的水平,所以对这门课的评价应从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的课程化考试,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评价。评价既要起到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又要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效果可以采用量表评估。过程评估和追踪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填写自评问卷,使用自评和他评。定量与定性评估等评估手段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以及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估,对自己习得心理知识的水平和程度进行自我评估,并且对教师的授课水平进行量化评估,提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学生真正的心理反应和成长才是教学效果最真实的评价,也符合我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探析【355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51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