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具有创新能力大学生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70-02
高校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大学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所具有得对科学问题的怀疑。批判和调查的能力,是指论文网运用理论知识,在科学。技术。艺术和其它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价值的新理论。新方法的能力[1]。但是,现阶段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不具备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欠缺,从事带有开创性的独立工作能力很差,不能适应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1影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1。1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观因素
(1)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意识,但缺少创新思维方式
大学生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不注重向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大部分大学生学习知识时不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点的联系,分析问题缺乏全面性。理论深度,思维方式常常呈现单一和直线性,缺乏灵活性[2]。
(2)大学生普遍具有有创新热情,但缺少创新技能
很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在大脑皮层留下一些暂时神经联系,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这些暂时的神经联系会接通,产生灵感。但是,尽管某些大学生具有创新热情,但是由于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缺少创新技能,最终只能昙花一现,无果而终。
(3)大学生懒惰情绪的存在
当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压力减少,懒惰情绪滋生,某些大学生存有60分万岁的想法,选修课程学习积极性差,知识掌握不牢固。深入,并且难以坚持做到对一件事情的持之以恒。
1。2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客观因素
(1)高校的招生模式及学生专业分配机制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现今,中国大学招生仍采用高考制,大部分学生在选择报考专业之前缺乏对该专业的充分了解,倾向于当前就业好的热门专业。入学进入该专业的学习后,发现自己缺乏对该专业的兴趣,但又很懒惰,没有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视大学文凭为就业敲门砖,考试只要及格就好,所以导致学生出现无能动性。无兴趣。无想法的三无“情况。
(2)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现今,大学教育普遍存在规范。同一的特点,学生学习。生活安排追求一致性,对于学校管理这样做是有利的,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实际上,创新性的奇思妙想“常常存在于那些具有明显个性的学生中,他们不同与一般的学生循规蹈矩,而是个性张扬。在这种规律性。规范性的学习生活中,容易泯灭一些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容易失去对新鲜事物认识的激情。另外一方面,高校教学大多仍沿袭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想象力。交叉性,易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这些均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培养。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变得更难了[3]。
(3)高校的教学条件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般的高校实验。科研条件较差,到达研究生阶段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研究,本科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课程学习,按部就班的上课。考试。毕业即可,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延伸。有些学校也会定期举行大学生创新大赛,但是大学生的创新性想法是随着本身积累的知识的增加随时会有新的领悟与新的想法,但是有了新的想法,却苦于实验条件差,不满足去实验的条件,而最终破产,如此情况也打击了学生去动手。尝试的积极性。这样,极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追求创新的热情,对学习出现懒怠与倦怠[4]。
(4)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现今,高校评价学生的优劣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总成绩来评定的,总成绩包括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平时出勤率。作业成绩等来评价的。评价学生的方式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势必会造成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一切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实践。探索。创新的能力的后果。最后高校很难培养出创新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卓著的创新人才。
2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措施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经在病榻上对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大学要想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就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已经清醒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且为健全大学设施,提高大学水平不断努力,近10多年来,中央政府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通过211工程“。985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使得大学办学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总体实力增强。个人受教育的经历和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来看,高校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或创新性大学生的培养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占有主导地位,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创新人才培养观是否得以贯彻[5]。教师要积极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尤其是在该专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开发的创新能力水平。为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每年就有5000名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获得到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该举措有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作为一名能够有助于提高或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学识渊博;二授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科技前沿与基本理论相结合,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探求。深入学习的欲望;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创新的理念,传递自强不息的精神。
2。2教学方法的建设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要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基础课,专业课)采用传统授课与开放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中心由课堂和图书馆相结合,某些专业性课程也可以以图书馆。实验室和计算机中心为主。要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从而促进创新型思维的形成。一在教学环节,可以实行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完成学习内容,而不是一定要满堂灌的让学生被动接受。二是组建学习小组,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善于引导学生将其它相关学科或相关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因为,创新能力及创新想法更容易在交叉学科中产生。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还专门为学生开办了丰富多彩。高端的第二课堂,组织师生聆听最前沿的学术报告。
综上所述,改进教学方法,丰富知识领域,与时俱进才能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下基础,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关系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
2。3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增加大学实践。动手类课程,尤其是设置多学科。多门课程相交叉的综合性创新实验。
其实,相对于枯燥的课堂学习,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喜欢科研。实验的,他们对未知的新鲜事物也存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以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性科研实验,这也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例如: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马戈利特院长创立了本科生研究计划,他支持一些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这一举措为本科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开创了先河。另外,麻省理工还设立了专门的UROP办公室来资助。管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学生是可以通过UROP来获得学分的,这一做法也刺激和鼓励了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培养了大量的具有创新性想法的科学家。麻省理工的这一教学模式,也被其他大学纷纷效仿。例如: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也分别于1996。1998年开始效仿美国麻省理工的这一做法。
综上所述,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通过增设综合性实验课程或者将学生从课堂引入实验这是做法都是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6],值得被大部分高校来尝试。
2。4完善大学生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评价体系,间接决定了培养的学生质量与综合素质。各学科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制定自己的评定体系,提倡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制定考核方式,充分完善学分制。不仅包括课程考试决定的学分,学生在个体特长上发展也应当计入学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科研活度。做出的科研成绩都应该计入学分。在考核内容上也应该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增加新,尤其是增加与多学科。多门课程相联系的交叉性的考核。
3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高校应当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大学生作为高水平大学教育的基本条件。各高校应当调整人才培养理念,进行教师素质。学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育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建设处更多高水平的大学。
高校中具有创新能力大学生的培养
高校中具洧创新能力大學生的培养【358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