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整合的动机及实现因素分析【2555字】

时间:2023-02-10 13:04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整合的动机及实现因素分析【2555字】

高校整合的动机及实现因素分析

1高校整合的历史背景

高校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社会。人口背景等有很大关系,高校的整合也与社会发展紧


高校整合的动机及实现因素分析

1高校整合的历史背景

高校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社会。人口背景等有很大关系,高校的整合也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高校整合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1。1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整合

1952年高校进行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重大结构调论文网整。这次调整以院系调整为主,是同类项的合并。重组和调整。比较典型的是,上海各校的建筑专业并入同济大学,造船专业则并入交通大学,而各高校的汽车专业大都并入清华大学。经过调整,高等教育除保留少数多科性的大学外,主要向专业方向发展。这阶段整合取得较大成就:第一,出现了主导以后几十年的以条为主。条块分离“的管理模式,形成中央主管部门。产业行政部门及地方政府分别创办和管理一批高校的体制。第二,导致一些综合性大学向单科性方向发展。

1。2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整合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地方按优势互补的原则对高校进行调整,出现了由多所高校整合的南昌大学。上海大学等合并办学的典型。21世纪初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合并标志着高校进入后合并“时代。这阶段整合也取得较大成就:第一,注重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规模效益。高校整合首要目标是重组资源。提高规模效益,次要目标是实现学科复合交叉和优势互补。第二,注重共建与合作“,将部门与地方各自办学转变为共同办学,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积极性。

2高校整合的动机

正是高校整合的两个阶段。尤其是第二阶段的刺激,各地高校纷纷效仿。争先恐后地加入整合的浪潮。各高校整合的动机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适应扩招的需要。

从1999年开始很多高校进行了大规模扩招“,由于基本建设没能及时跟上,一些高校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学生人数增长。为在较短时间解决问题,选择对一些办学层次相对较低。而办学条件较好或者办学场地比较宽裕的学校进行整合就成为一种比较可行的举措。

2。2提高学校办学层次的要求。

20世纪末,很多高校为能抓住快速发展的机遇,纷纷采取措施,以实现学校的规模与实力快速扩大和提升。具体措施是,有的采取大力发展基本建设,有的采取整合对策兼并其他学校。或者与其他学校进行合并,有的则几种措施同时采用。比较而言,整合措施的直接成本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多数情况下高校间的整合是在政府干预下强行完成的,很多都是免费的。因为整合也许不会明显增加学校的财务负担,还能够明显提高学校办学的层次,采取这一措施何乐而不为呢?

2。3满足学校升级。或者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的需要。

近年来教育部建立了本科教育评估“制度,其涉及了高校办学的硬件。一些学校为能通过评估“。达到升级的要求,纷纷采取措施,以至于最后甚至出现有趣的整合热潮:重点学校合并一般本科学校,一般本科合并专科。甚至是中专学校,只要能扩大规模就可以合并。

2。4政府利益的驱使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诱因。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整合注重共建与合作“,因为高校的良性发展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产生了联系,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自然高涨。一些城市高校布局极不合理,为了能够使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地方政府的力促之下,一些具有地缘相近的高校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整合。

2。5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市场经济使高校和企业一样面临竞争。为能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领域中保持和提高强大的竞争力,一些在国内本来实力较强。各自水平相当的高校采取了整合,走到了一起。这种组合形式如果能处理得科学合理,不仅可实现强强联合,而且还可达到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动机以外,高校领导者的个人因素也能促成高校整合。

3影响高校整合动机实现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综合而言高校整合的动机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规模扩张。管理水平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竞争实力增强,最终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实现办学的良好绩效。当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整合动机的目标能否实现需要深入分析和应对。

3。1整合工作准备的完善性及对策

高校整合是一项复杂而且困难的工作,准备工作的完善性对整合以后可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在整合之前,要搞清整合的动机和可行性,要确定整合的具体规划和操作程序,要在可能的条件下选定合适的整合对象,还要注意规避自身的不足。

3。2整合行为与市场规律的关联性及对策

政府行为很多时候在高校整合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如果过分体现政府意志,最终不利于高校的发展。因为:政府意志并不总能符合市场规律,不总具有科学性,不总能符合各方利益,不总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另外,政府干预完成的整合成本可能极低,这不能对高校领导产生压力,相反还可能产生寄生虫似“的依赖心理。因此,随着文化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关高校整合时应多考虑市场规律。

3。3整合规模的合适性及对策

高校整合后的规模要具有合适性,如果整合后规模太大。太小,都不利于高校的发展和竞争。经济学上,组织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关键是:当组织规模扩大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一般认为达到了合适的规模。因此,判断高校整合是否合适,可比照规模扩大带来管理成本的提高等于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的原理确定。

3。4整合后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及对策

管理制度是约束全体员工行为。确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因为整合各方原先的体制不同。规章制度不同,所以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风气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整合后的高校要采纳各方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要对所有人。所有机构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

3。5整合后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及对策

优秀的领导者不仅可以将不同高校合并在一起,而且还能让各方在合并后都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实现融洽相处,促进学校协调发展。因此,这要求领导者能发现人才。合理用人;接受各方建议。合理确定学校发展方向。保证日常活动正常进行;合理确定学校组织结构的层次和规模。科学确定管理体制并且有理。有力和有节的执行。

3。6整合后校园文化的和谐性及对策

校园文化包括价值观。传统信仰以及处理问题的准则。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塑造优秀的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有助于建立整个学校和谐的行为准则。因此,学校整合后必须进行校园文化整合。文化整合的原则可以兼顾各方文化之长,以整合前某方优秀校园文化为新学校校园文化的主要构成,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最终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优秀文化。

高校整合的动机及实现因素分析

高校整合的动机及实现因素分析【255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01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