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課程评价改革研究【3483字】

时间:2023-02-10 13:07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課程评价改革研究【3483字】

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评价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AResearchontheReformationof


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评价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AResearchontheReformationofAssessingSystem

inEnglishReadingCourseinUniversities

HONGJial论文网an

(GuangzhouUniversitySchool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Guangdong510006)

AbstractTheformativeassessingsystemintheprocessofteachingandlearningisthenecessarysupplementtothecurrentassessingsystemforEnglishreadingcourseinuniversities。The20-weekteachingexperimentprovedthattheformativeassessmentcannotonlyadvancethetraditionalassessingmodelforEnglishreadingcourseinuniversities,butalsoimprovestudentsEnglishlevel。

KeywordsEnglishmajors;readingcourse;assessingsystem;formativeassessment

0引言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评价体系大体上还停留在客观测试阶段,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倡导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的要求相去甚远,更达不到现代教育中表现评估“与多元模式“评价的要求。

1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传统的评价目的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记住了有关课程的内容,其最主要的形式是让学生参加期末考试,考试形式以客观题测试为主。学生的个人需要和主观能动性被忽视。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1定义简单

多年来,评价一直被狭义地定义为考试。事实上,正如邹慧民。蔡植瑜等学者指出的那样,课程评价应该是指对课程的各个方面如认可度。效果和效率等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并改进教学

1。2方式单一

在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师评定学生阅读成绩的主要依据一般是期末考试,几乎没有重视过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表现。但正如Genesee等指出的那样,学期末,当学生想提高阅读能力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期末考试尽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但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1。3主体单一

阅读课的老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很容易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传统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过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与监控的能力。

2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依据

1967年,美国教育评论专家斯克里芬(Scriven)在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提出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诊断教育方法,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须的特殊的学习上。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师生相互及时地反馈信息,更好地控制教与学,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形成性评价能有效地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评价的反馈机制,使评价不仅成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学习效果。形成适合于教育对象的重要教学手段,而且成为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途径。

施良方等学者认为,形成性评价也就是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了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少数优秀的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3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笔者选取本校2012级英语专业两个班的8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个学期(20周)的教学实验,来探讨现行的评价体系是否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实验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进行教学评价。其主要形式是详细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批阅学生的读书报告。观察学生的学习反思。检查词汇的积累及进行阶段抽测等。上课内容除了王守仁等编写的泛读教程第一册外,教师还布置了十本英语经典长篇小说,要求学生至少写一篇阅读报告。教师在学期初将阅读报告的格式及内容公布到学生的集体邮箱。另外,教师还要求学生观察生活,每周在生活中找出10个单词和词组,学会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记录在词汇积累本上,教师分阶段进行抽查和检测。

3。1实验前的问卷调查

学期初,教师针对学生对英语阅读课的感兴趣程度及对期末考试为唯一评价方式的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55百分号的学生认为阅读课有趣,但也有19百分号的学生讨厌上阅读课,认为课程单调乏味,易使人疲劳。而对考试作为唯一教学评价方式,60百分号的学生认为评价方式单一,存在片面性和投机性。同时,教师还选用了教材中的某几篇快速阅读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为时10分钟的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速度平均为每分85个单词左右,阅读题的答题正确率仅为40百分号。而大纲要求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18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达到70百分号及以上,能准确理解文章大意。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能力距离大纲要求甚远。

3。2制定教和学的目标与计划

学期初,教师在对形成性评价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文献进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和6名阅读组长的共同探讨,制定出了以下目标与计划:把学生分14个小组,每组6人(1名组长和5名同学),分组的时候参考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同时告诉了学生,这门课的期末成绩的评定方式以平时的各种评价为依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考勤和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信心和毅力。专注程度等)。课堂答疑环节问题的提出(考察学生的质疑能力)。问题的解答以及课堂讨论时的口头表达。词汇检查。阶段抽测。长篇小说的读书报告等。

3。3实验过程:阅读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平时学习

阅读课的教学课时是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材中的阅读量并做课后的对应阅读理解题,然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讨论大家在阅读课程中发现的疑难。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提问,二是互相答疑,三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都是先在小组中讨论,然后每次课轮流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很多次在讨论中发言的机会。每次的发言后,教师都会要求同学们共同讨论评定等级,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接着对于教材中的各种词汇练习进行10分钟的词汇检查。这部分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平时自主学习的。上课时,教师随机抽出10个词汇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比如听写。英语释义。写同义词或反义词。造句等,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并牢记新的词汇。每次的检查都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小组互评,按照预先设定的等级标准给出等级。教师最后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评定,恰当地肯定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过程和取得的成绩。

每个月对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词汇进行抽测。方法是收集所有学生的词汇积累本,随机抽取某同学的词汇,让这位同学做小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然后由同学们给该同学评定等级。

整个学期中,学生还要在教师提供的十部长篇阅读书目中选择至少两部进行课外阅读,并撰写至少一篇读书报告。读书报告中教师明确提出了各部分的组成和内容,以及相关的格式等要求,这对于学生将来写毕业论文有直接的好处。教师再仔细批阅学生的读书报告,并给出相应的等级。

教师根据学期中的所有记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阅读报告。词汇检查。阶段抽测等进行评价,并随时将结果公布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学期末的成绩就以此为基础也由学生和教师协商确定并按百分制折合后计入总成绩。结果发现,两个教学班的学生阅读成绩普遍都很高,平均分都达到了88分。学生的学习自豪感和自信心大大增强。

3。4实验后的问卷调查

整个学期(20周)的实验结束时,教师又对学生对英语阅读课的感兴趣程度及本门课程的评价方式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86百分号的受试喜欢上阅读课;(2)79百分号的认为和老师共同制定目标与计划是有必要的;(3)75百分号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让学生参与评定平时的学习成绩;(4)73百分号的学生认为自评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5)68百分号的学生认为小组互评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这表明学生对实行形成性评价的效果总体上很满意,普遍认为形成性评价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希望教师把这种做法坚持下去,以后上阅读课会更有兴趣,更积极。

由于在学期初就已制定详细的计划,所以期末的成绩评定实施起来非常顺利。

由此可见,形成性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也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相比学期初,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希望在接下来的几个学期中还能坚持进行这样的评价改革,让学生真正受益,提高英语阅读水平,进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问题及思考

尽管从理论上讲,形成性评价具有传统终结性评价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注重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但它也有以下局限性:

4。1信度不高

不同的教师评价标准可能不同;学生自评和互评时的标准也不容易统一;即使同一教师在不同时间由于各种因素如情绪。精力。与学生的亲疏等的变化,对学生的评价也会不一样。

4。2费时费力

由于现在班级人数较多,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给所有学生各种机会表现自我,要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教师有时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尽善尽美。

5结论

实验发现,在高校英语阅读课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是可行的,它是传统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但由于实行形成性评价的时间不长,只有一个学期(20周),所以实验所取得的效果只是初步的,在今后的教学和评价实践中还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

注:2013(113)广东省教育改革重点项目

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评价改革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課程评价改革研究【348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09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