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國内近十年高校教育实习研究内容述评回顾与展望【3062字】

时间:2023-02-11 08:49来源:毕业论文
國内近十年高校教育实习研究内容述评回顾与展望【3062字】

国内近十年高校教育实习研究内容述评: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


国内近十年高校教育实习研究内容述评: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010-02

一。引言

自1978年以来关于教育实习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实践。现状以及国内外对比等的角度论文网对高等院校教育实习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教育实习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的教育实习研究总体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笔者通过文献检索法回顾。反思了近十年教育实习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实习的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外对教育实习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不同的专家学者对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

叶澜的教育实习的解释为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师范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到初等或中等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学习教学实际工作理解教育现实,体会教育实践,尝试应用所学教育理论,培养和锻炼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能力,进而加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认识“。

郑群认为教育实习是整个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阶段和基本形式。教育实习是对师范生参加工作前所学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教师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演练和检验,是帮助师范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实践性环节,更是实现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研究现状

1。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研究内容主要以下列三大要素为切入点:高等院校。指导教师。职前教师。

(1)高等院校视角。这类研究主要从高等院校视角来揭示教育实习模式对职前教师在实习中的专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三大方面:

中外实习模式对比研究。多数关于中外实习模式对比研究的文献主要从描述美。英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实习的实习目标。实习方式。实习构成。实习内容。实习管理。实习评价等方面展开,并通过分析这些学校教育实习的特点,找出学校实习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相应的启示或建议。

新型教育实习模式探究。随着教育实习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一些高等院校在学习和研究西方教育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实施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实习模式改革。这些新型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有顶岗“。三段四模块“。三结合“。混合编队“。全程“。研究型“。US“和UGS“等。这些教育实习模式的提出,推动了高等院校教育实习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技术的运用。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日益重视信息技术和教育实习的结合发展。一些学者和教师,如蔡美娟。刘侨文等,已经开始关注网络交流信息平台(如网页。Blog。QQ群等)对提高教育实习管理和实现形成性。多元性评价体系等发挥的作用。

(2)指导教师视角。除了关注学校在教育实习中扮演的角色,一些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三角关系“对实习生学习教学的影响。王芳就提出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和实习指导教师。高校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会直接影响到实习生学习教学的经历。因此,成功的教育实习需要大学和中小学完善指导教师选拔体系,加强对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高校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指导角色和职责,指导实习生不断反思,调整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以初步完成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3)职前教师视角。目前关于职前教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职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培养职前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要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职前教师应该反思什么内容?通过什么途径反思?在什么时候反思?反思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实践性知识的获取。艾尔贝兹将实践性知识“界定为教师以其个人的价值信念统整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依照实际情境为导向的知识。目前关于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文献主要研究其构建途径。刘雄英就提出:高等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实践性课程。参与式教学。全程综合导师制。三明治式教育实习等路径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

四。对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研究现状的反思

虽然目前国内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相关文献的研究范围较广,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但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些许不足:

1。研究理论较为缺乏。研究教育实习固然不能只是纯理论的泛泛而谈,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就此否定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早期关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研究大部分都仅仅停留在经验介绍和理性思辨的层面上,并没有提出相应的理论来支撑自身的论述,这也表明了这方面的研究尚未成熟。目前也极少有文献能够立足于教育实习本身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来研究和探讨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所特有的理论基础。

2。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目前国内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研究大多为非实证性研究,而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定性研究。数据的定量研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实证性研究虽然已有所开展,但为数不多。文献收集数据的形式也比较单一,采取多样的调查工具的研究尚不多见。此外,利用网络和现代化设备来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文献就相对较少。

3。研究对象相对较少。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了2000~2013年外语类核心期刊,发现甚少有学者和一线教师关注政府和实习学校在教育实习中的作用。首先,笔者发现目前国内从政府的视角研究教育实习的相关文献仅有一篇,有关政府参与教育实习工作的研究也属凤毛麟角。其次,几乎所有关于教育实习的文献都是从高等院校的角度进行研究,鲜有相关学者和一线教师立足于实习学校来分析和研究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五。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研究展望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许多国内学者已经意识到教育实习对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来看,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深入发展的趋势:

1。研究内容理论结合化。早期大部分关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经验介绍和理性思辨的层次上,没有相关理论依据的支撑。目前,虽然教育实习研究在职前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实践性知识的获取等方面已有一定理论基础的论述,但总体上为数不多。

杨秀玉认为一定的理论可以为理解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带来重要的认识论方面的意义,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教育实习的课程设计和选择教育实习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研究教育实习的实践活动。因此,更多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实证性研究正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需求。

2。研究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目前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研究多为理性思辨型和经验介绍型的非实证性研究,而相关实证性研究较少。文献收集数据的形式也较为单一,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调查工具的研究仍不多见。因此,随着教育实习研究的日益深化,开展更多质性研究(如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运用多种数据收集形式(如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外,学者和一线教师应尽快学会使用现代化设备和网络平台这些新型资源来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研究对象多元化。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相关学者和一线教师往往不重视甚至是忽略政府和实习学校在职前教师教育实习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国内学者应加强研究地方政府在大学―中小学合作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促使地方政府能发挥其文化和教育职能。其次,中小学实习基地是职前教师进行教育实习的主战场“,从中小学实习基地角度出发研究教育实习是十分有意义的。

随着教育实习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唯有运用多种视角。多种方法来进行理论探索和积极的实践活动,才能使的教育实习研究有所创新并朝向纵深发展。

国内近十年高校教育实习研究内容述评:回顾与展望

國内近十年高校教育实习研究内容述评回顾与展望【306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3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