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混合式教學模式茬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2816字】

时间:2023-02-11 09:00来源:毕业论文
混合式教學模式茬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2816字】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高等数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吸取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两者的优势,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高等数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吸取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两者的优势,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有益于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论文网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互联网进行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高职院校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混合式教学之路。本研究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旨在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1混合式教学的一般流程

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线上教学相融合,两者优势互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构建的,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混合式教学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线上学习和面授课堂两部分,其流程大致分为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从时间轴来看,可以具体分为三个阶段:(1)课前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线上自学;(2)面授课堂阶段,教师组织促进知识内化的课堂活动,师生交流协作;(3)课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线下巩固复习,师生进行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评价贯穿于线上和线下整个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是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2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2。1传统课堂的困境

高等数学是理工类。经管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学校非常重视。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门课的成绩却不太理想,近年来,尽管教师已经多次降低这门课的难度,但是挂科现象依然比较普遍。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公式较多,内容抽象,逻辑性强,知识点前后衔接紧密。传统课堂都是合班上课,部分教师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利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几乎是被动接受学习,课堂上互动较少,课下又往往没有自学习惯。有些学生前面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后面的学习就难以跟上,再加上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吸引,学生抬头率低,课堂缺乏生机活力。另外,教学评价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占比70百分号,平时成绩占比30百分号,主要包括作业和课堂表现。平时成绩由教师手动计分,统计不便,再加上评价指标单一,难免有疏漏之处。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高等数学课程。

2。2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2。2。1课前阶段(线上课堂)

教师根据大纲提出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针对线上线下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学。每次课的预备知识和简单易学的内容被放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发布教学任务,上传本次课的课件。教案。微视频。课前测试。选学资料等,并设置必学任务点。学生接收到学习任务后,开始自学并完成课前测试。在这期间,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在班级群留言或在讨论区发起讨论,参与在线师生交流。教师会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回答提问,记录学生反馈的难点和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2。2。2面授课堂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组织知识内化活动。首先,重难点讲解和答疑环节,教师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及其推导进行讲解,对学生在课前阶段的错误认识予以纠正。师生可以围绕疑点。易错点和难点发起讨论,并通过抢答。选人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其次,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提前准备的一些几何的。物理的实际应用题分配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完毕后,各小组组长展示结果并进行组间互评和教师评议。随后是课堂测试环节,教师利用学习通发布随堂小测试,可以快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学习没有达标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最后,教师对本次课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表扬。在这一阶段,教师发现让学生通过手机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能让那些在传统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参与进来。

2。2。3课后阶段(线上课堂)

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拓展。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发布课外拓展阅读资料和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一般分两个层次:一个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关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性测试;另一个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开放性,供学生自行选择。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批阅课后作业。回答学生在线提问,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2。2。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线上线下课堂,目的是为了激励。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教师评价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构成,包括每次课的任务点完成情况。课堂签到。提问。主题讨论。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等内容。显然,平时成绩的评价指标更加多样化,并且依托学习平台记录自动按权重统计,既方便又相对公平。

3对混合式教学的思考

3。1混合式教学模式产生的积极作用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对教学产生了积极作用。例如,课前预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学习基础的个体差异性;随堂练习。主题讨论等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活跃了课堂;平时成绩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且评价指标多样,公开透明,有利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线上线下教学混合程度较低,对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有限。

3。2实施混合式教学面临的问题

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1)教师参与意愿不足,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来学习信息化教育技术,丰富网络教学资源,设计和组织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及时在线答疑并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传统的合班教学,一位教师要带几个班,学生加起来上百人,教师要对这么多学生实施混合式教学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很多老教师不善于使用网络教学技术,青年教师除了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有教研和科研压力,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混合式教学;(2)学生参与意愿不足,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要求,但学生习惯了传统学习模式,自学能力和自律性有待提高。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较多,线上自学会占据他们大量的课外时间。部分学生网上学习时容易被其他非课程资源引走,可教师又难于监管学生的学习过程。在面授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不善于提问,尤其是分组任务,学生热度偏低,不愿意参与交流。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提问,促进师生交流协作,加强教学管理

从学校层面来讲,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点:(1)搭建和维护教学平台需要的资金不足,适合师生的优质教学资源欠缺;(2)缺乏混合式教学的推广方案和制度保障。如何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混合式教学,例如,能否考虑将教研和科研任务折合为工作量,减少合班人数,允许教师从学时上。成绩分配上进行改革。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实施混合式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要砥砺前行,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混合式教学之路。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混合式教學模式茬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281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71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