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积极心理學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對策研究【2693字】

时间:2023-02-11 09:00来源:毕业论文
积极心理學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對策研究【2693字】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对策研究

一。职业幸福感内涵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的心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对策研究

一。职业幸福感内涵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定义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它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帮助人类走向幸福。[1论文网]

而职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在职业生活中的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综合评价。高校辅导员是人类社会传播教育理想的重要职业,对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保障这支队伍建设的稳定和发展,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教育改革的关注和研究热点。因此本课题从积极心理学入手,深入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探寻解决对策。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现状

幸福是人生追寻的终极目标,只有心态积极并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美好的。人的一生中有l/3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因此,良好的职业幸福感是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其发展事业的内在动力。高校辅导员对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具有幸福感将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对工作的追求。

本文通过调查辽宁省200名高校辅导员,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96份,回收率为98百分号,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百分号。调查问卷设计38题,其中题为您对辅导员工作的整体体验是?“有四个选项,分别为非常幸福。比较幸福。基本幸福以及不幸福。根据问卷调查,仅有36名的辅导员选择非常幸福,占总人数的18。37百分号。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不容乐观。

三。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1。身心倦怠淡化幸福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健康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工作项目繁杂,学生数量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心理压力较大,工作显效漫长,严重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进而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另外,辅导员受校院两级管理,还要兼顾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安排,极易导致身心疲惫,精力分散,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2。个人发展受到制约

虽然国家相关文件多次阐述辅导员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工作中,好多高校还未付诸实践,使辅导员缺乏稳定的发展路径。职业认同的坚定信念和个人成长的空间。而辅导员虽身在高校,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如感受到个人前途迷茫时,就会导致情绪波动,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3。职业认知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社会上仍然认为高校辅导员就是学生的保姆,人人都能干的工作,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低水平的职位。正因为这种错误认识使得高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度普遍偏低,打击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到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忠诚度。根据调查发现,这种错误认识不仅来自于学校外部,同时还来自于学校内部的教师以及学生,直接影响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2]

4。用人机制存在缺陷

从目前来看,高校的用人机制以及管理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规范,部分高校在辅导员的薪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没有完善的制度做支撑。很多高校只是一味强调辅导员的职责以及义务,而没有对其进行奖励或者评级,典型表现在:只要学生违反规定或者出现任何问题,就是辅导员的工作没有做好,追究其责任。这样一来,使得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感。[3]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1。重视队伍建设

高校应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科学发展的培养模式,个性发展的晋升机制,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求,才能不断提高辅导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进而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2。树立正确观念

高校辅导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和信念,在追求经济效益的环境中,坚守自己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调节好自己最佳工作心态,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3。加强职业认同

高校对辅导员的专业认同感还不强,辅导员的自我职业认知模糊,职业定位不准确。所以,高校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知和职业认同感。真正理解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辅导员自身要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行动,主动改变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认清自我价值,提高自信心。归属感和成就感。

4。推进专业发展

高校要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让辅导员找到职业发展的前景,进而提升幸福感。首先,要建立专门的人事制度。考核制度等,使辅导员优胜劣汰。其次,根据专业化发展目标,结合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个性特长,科学合理的进行工作分配,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增强辅导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4]

5。实现课程建设

努力实施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新模式,即用课程的形式规范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用科学的方式评价辅导员工作效果,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量及时调整,优化奖励机制,通过课程考核办法和课程奖励来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提供更多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才能,实现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双轨道“发展。此举已在个别高校试点运行,是创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新途径,对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6。提高工作待遇

本次调查问卷中,其中一项为您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待遇满意程度?“,在收回的调查问卷中发现仅有13。68百分号高校辅导员选择非常满意。由此可见,工作待遇也是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为此,应通过相关制度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待遇,定期维护辅导员的日常办公需要,帮助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创建辅导员交流。学习。解压的场所,让他们感受到工作的价值以及意义。

7。保障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的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辅导员外部环境的优化对促进辅导员身心健康。缓解身心疲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多宣传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其得到社会系统的认可和支持;充分搭建发展平台,展示辅导员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良好运作的模式,增强辅导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使辅导员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

8。提升个体价值

从本次调查数据可知,男性辅导员的工作幸福感略低于女性辅导员。而现阶段,高校中男性辅导员偏多。为此,高校应多从人本角度出发,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帮助辅导员实现自身价值,通过晋升机制。设立专项基金等,鼓励辅导员进修培训,提高工作技能,从根本上实现辅导员的职业价值和个体价值。

9。缓解心理压力

传统社会观念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就是一份杂差,人人都能做,事事都能干。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承担相对繁杂的工作任务,身处紧张的工作氛围,心理压力较大,因此高校应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对辅导员进行心理调节,帮助他们释放压力。此外,辅导员应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有效降低工作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对策研究

积极心理學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對策研究【269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72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